美国
美国又拿中国虾说事儿 凸显养虾业四大软肋
2020-01-23  浏览:143
美国商务部6日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和越南对美国的虾出口存在倾销行为,并初步裁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虾征收7.67%至112.81%的反倾销税,对从越南进口的虾征收12.11%至93.13%的反倾销税。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分别暂定在今年11月和2005年1月8日宣布此案的终裁结果。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越两国均被美国政府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美国政府很可能最终裁定对中越两国向美国出口的虾征收反倾销税。 


    美国本土爆虾事“内战”


    据悉,虾是美国消费最多的海产品,约87%依赖进口。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从中越两国的虾进口量约各占美国总进口量的10%。对中越等六国进口虾展开反倾销调查后,美国本土爆发了激烈的口水战。  


    南方虾业联盟是申诉的发难者。南方虾业联盟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佛罗里达、亚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萨斯等南部八州的虾生产和加工商组成,于去年12月31日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诉,声称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巴西和厄瓜多尔等六国的虾产品以低于本国和其他第三国的市场价格在美国销售,从而对美国虾农造成了伤害,要求对六国的进口虾实施反倾销措施。南方虾业联盟声称,从上述六国进口的虾在2000至2003年间激增71%,达到7.95亿磅,而进口价格则下降了32%。廉价进口虾导致美国虾业产值从2000年的12.5亿美元降至5.6亿美元,生产的墨西哥湾虾的价格几乎跌去一半。


  与其针锋相对,美国消费者行业贸易活动联合会和美国海产品分销协会组成虾事务特别委员会,抛出一连串数字反对对六国进口虾征收反倾销税。虾事务特别委员会预测,如果对六国进口虾征收反倾销税,美国本土以及其他国家生产的虾不能弥补需求缺口,美国国内虾价将上升44%,美国消费者将成为直接受害者。为保住美国虾生产业的1个工作岗位,将有20个虾类进口、销售、餐饮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面临失业的威胁。


  似乎与虾业风马牛不相及的美国大豆协会7月2日正式加入虾事务特别委员会。美国大豆协会有遍布美国的2.5万名豆农成员,大豆是美国农业最大的出口产品之一,半数出口至此次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国家。美国大豆协会担心虾反倾销案会导致虾出口国采取报复措施,限制从美国进口大豆和豆奶。泰国政府就曾扬言,如果美国坚决对进口虾征收反倾销税,泰国将停止进口美国大豆。


  《伯德修正案》幽灵挥之不去


    促使美国南方虾业联盟提起反倾销申诉的主要原因不外有三:


    其一,根据美国贸易合作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美国对六国进口虾征收反倾销税后,美国本土生产的虾价将上升28%。如果平均税率为15%,则从六国进口虾的数量将下降一半。如此,美国南方虾业联盟即可坐享收入增加和市场份额扩大的好处。


    其二,此次初裁涉及的中国和越南被美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成本由美国确定的参照国替代,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更容易裁定两国的反倾销事实存在。


    最后,如果美国对六国进口虾征收反倾销税,按照美国的《伯德修正案》,美国海关将把征收所得的一部分作为拨款给予美国公司。据国外媒体报道,仅此一项,参与申诉的200多家虾企每年将各得到80万美元以上。


    从纺织品、家具到现在的虾反倾销,《伯德修正案》如幽灵一般纠缠在中美贸易关系中挥之不去。《伯德修正案》对美国提起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的公司提供实质性的补贴,实际上成为美国公司不断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一种“激素”。


    中国人民大学韩立余副教授指出,虽然世界贸易组织裁定美国《伯德修正案》违反世贸协议,但当时中国尚未入世,不是起诉当事人,因而没有因《伯德修正案》请求世贸组织许可中国对美进行制裁的权利。况且再次起诉耗时至少两年,在资金、律师等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短期内无法消除《伯德修正案》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影响日本、欧盟等起诉方对美国施压直至制裁,迫使美国修改该法案。


    国际公关工作要做足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郑砚农认为,打造国际品牌、避免低价竞争是给美对华反倾销降温的根本。撇开既定规则、大选年政治气候不谈,遭遇反倾销时进行国际公关,进而影响美国国内舆论不失为一种应对方法。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格鲁尼格曾经说过:‘你绝对不可以改变事实,但你可以改变公众对你的看法。’”郑砚农说,“以虾反倾销案为例,虾事务特别委员会自己出钱请公关公司游说美国政府,资助相关研究证明征反倾销税的负作用,美国消费者和分销商可以说是我国虾企的天然同盟。而且美国国内的公关公司和行业协会熟悉美国法律、法规和文化,很多政府要员退休后在公关公司任职,如果我国虾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与之合作,提供数据和资料,将可能形成开展国际公关——影响美国公众舆论——影响美国政府决策的链条。”


    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倾向于保护生产者的利益。郑砚农介绍说,我国企业如果能在美国反倾销诉讼中争取美国国内生产者的支持将更有说服力。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日美贸易争端不断期间,由于美国电器公司顾及在日本的利益,就曾为日本东芝公司在美贸易事宜向美国政府游说。


    美商务部7月6日对我国虾业的反倾销初裁,在客观上凸显出我国养虾业的四大软肋。


    生产过度分散。缺少集中度和规模化,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简单低水平重复劳动不断上演,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也是整个产业无法产生左右市场的能力。


    广东湛江海洋大学教授林继辉认为,尽管出现在美国商务部初裁名单中的我国企业只有53个,但这些企业后面则是数以千万计的虾农。长期以来,“一口塘”+“一口泵(充气水泵)”的简单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个体虾农根深蒂固的生产方式。产业缺少集中度,30-40头以上的高密度和超高密度虾田就难以建设,养虾成活率也就难以保证。


    销售高度集中。20%以上能够获得高利润的对虾,集中销往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这直接导致了我国虾业成为美国反倾销首当其冲的目标。美国方面的统计表明,2003年美国进口对虾数量超过50.44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进口总金额为37.6万美元,从中国进口对虾数量增加最多,占进口国的第二位,数量8.1万吨,比上年增加了64%。今年前4个月,我国虾产品出口美国比去年同期增长57%。


    与销售高度集中、产业链条薄弱随着而来的,是行业协会组织无力。目前,尽管我国已经有统一的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但仍然缺少全国统一的虾业等单一水产品的协会组织。林继辉说:“协会涵盖面过大,管理的事物过于庞杂,就会导致目标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应对产业自身出现的问题;组织缺少统一一致的步调,又动摇了协会的权威性。”


    有中国“第一对虾养殖基地”之称的广西农垦东兴海水养殖公司总经理马隆永告诉记者,2001年广西曾经提出组建虾业协会,但几年时间过去了,协会还是没有能够建立起来。马隆永痛心地说:“如果能够早日建构统一的协会组织,我国对虾产业也许就不会面临今天的困境了。”


    环境保护则是多年以来暴露的潜在问题。早在1998年,林继辉教授就广东湛江大肆鼓励发展对虾养殖业,从环境保护、产业资源优化的角度提出不同意见。


    “令人遗憾的是,政府决策者没有把这些意见听进去。”林继辉说,“对虾养殖过度发展,直接导致周围水质环境恶化,水质环境恶化又引发了对虾养殖水平降低,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在广东湛江和广西北海一带,不少虾农无利可图甚至亏本经营,为了不至于损失太大,虾农纷纷降价销售,这进一步降低了国际市场上的虾价。


    “标本兼治”才能平稳发展。


    “一方面要加快力度应诉,争取终裁时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另一方面要从产业规划、资源整合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量我国对虾产业的发展取向,‘标本兼治’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林继辉说。


    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打好国际市场“价格牌”。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国对虾生产已占全世界的20%,具备一定左右市场的能力。今年以来,由于沿海地区不少地方遭受高温、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对虾生产肯定受到影响。如果能够通过适当渠道透露中国对虾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消息,有可能引发国际对虾市场价格的波动,给美方造成压力。


    其次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行业协会组织,确保虾业长远健康发展。


    三是从美国国内寻找、结交共同的利益支持者,让更多的利益集团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来自环保人士的声音同样不可忽视。美国一些环保组织就从环保角度为美对虾反倾销辩护。“外国进口虾在捕捉和生长方面缺乏有利于环境的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外国进口虾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四是尽快建立应对国外技术和贸易壁垒的专项基金。这一基金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发达省区共同建构的形式进行。以避免出现企业由于自身财力不足,无法应对贸易诉讼,导致整个产业遭受同样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专项资金的审批、发放可以让行业协会积极参与,以此加强行业协会的行业协调能力,弥补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组织功能的缺失。


    五是强化海洋产业调整,变“一条腿走路”为“四轮驱动”,拓宽水产品产业链条,这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林继辉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也多次想对国内过于单一的虾产业进行调整,但由于虾农从中获利巨大,始终难以割舍。“反倾销诉讼”以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价格连续下跌,分散经营的虾农很多已经无利可图。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机会,通过适当补贴的方式,引导条件适宜的虾农转而生产大蚝、昆布、扇贝、牡蛎、海参等海产品,这样既能够缓解生产膨胀造成的市场压力,又能够确保环境协调发展。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