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预警
乡村黑作坊搞“化学实验”一个月后制出“美容米线
2014-04-19  浏览:10

生产米线的小作坊脏乱不堪
  4月15日23时许,西山区公安局、质监局、药监局联合查处了位于长坡及明朗的三家生产米线的黑作坊,在查处过程中,发现大量食品添加剂,目前,查处的成品还在检测中。米线作为昆明人最爱的食物,虽然没有国家标准,但云南省曾出台过“鲜米线标准要求”,根据要求,米线、卷粉等鲜粮制品不允许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据西山区质监局工作人员称,这3家米线厂在今年3月的抽查中,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均不合格,长期食用容易致癌。对于4月15日发现的大量添加剂及鲜粮制成品,检测结果会在一周内公布。
 
  米线作坊里查出30公斤食品添加剂
 
  几间年久失修的红砖房,凉米线的簸箕放在锅炉旁的煤炭上,整个厂房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酸味,这就是坐落在长坡社区排联村的宁德省米线作坊。4月15日晚23时许,公安、质监、药监三部门执法人员来到该米线厂,当进入厂房时,里面的工人正紧锣密鼓地生产着第二天销售的米线。
 
  跟着酸味,工作人员来到米线制作的最后一间厂房,满地的碎米线,浑浊的洗米线水,工人们既没戴手套也没戴口罩,就这样数十簸箕的米线被生产出来,堆放在门前。在米线堆的旁边,摆放着一本账本,上面记录着每天每个小工生产米线的数量,初略观察每天这个车间制作的米线近万把。
 
  随后工作人员在检查中,在存放大米的仓库旁还找到了约30公斤食品添加剂,其中包括小麦粉面粉处理剂,复配水分保持剂,三聚磷酸钠,焦亚硫酸钠。而这几种添加剂的包装袋,被随意地丢弃在地上随处可见。
 
  在查处宁德省米线作坊的同时,同在长坡社区的另一家卷粉厂也被检查,并被发现了混合型食品添加剂,在这种添加剂的包装袋上写着“包括,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二氢二钠等多种添加剂”,而使用范围是生湿面制品、方便面制品和冷冻米面制品的加工。其中并不包括查处的鲜粮制品。
 
  除了添加剂,检查中这两家作坊都不具有任何的生产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现场的工作人员称,“这两个作坊,连厂都不算,就是俗称的黑作坊”。
 
  老板称放添加剂为了米线卖相更好
 
  在宁德省作坊内,老板宁德省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到警察等工作人员进场,他显得手足无措。宁德省的哥哥宁德俊告诉记者,他们是2013年10月从一个姓吴的贵州人手上,以12.6万转下了这个作坊,每天生产大约3吨米线,大多销往黄土坡、马街的农贸市场。添加食品添加剂的配方,也是自己试验得出,而食品添加剂则从大板桥购得。
 
  “其实我们加的不多,像焦亚硫酸钠,100公斤米线就放1两,这些添加剂,也是为了米线有更好的卖相。”宁德俊称,在得到米线作坊后,他们开始试验食品添加剂,大约用了1个多月,才做出满意的米线,从销售至今,并没有出现过因为添加食品添加剂,而遭到退货的情况。
 
  而在记者询问宁德省时,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据宁德省称,他们转这间店时已经入冬,气温下降,所以不需要添加这些添加剂,而进入2014年3月时,昆明温度开始升高,为了保证米线的水分及筋骨,所以才选择使用添加剂,之前都没有用过。
 
  至16日零时许,警方将涉案的米线店、卷粉店老板带走,进行下一步调查。
 
  该作坊米线曾检出二氧化硫,会致癌
 
  其实,在本次查处以前,相关部门已经对宁德省生产的米线进行了抽样检测,从质监工作人员提供的“质量技术监督检查抽样单”上可以看出,2014年3月4日,质监部门对宁德省2014年3月4日生产制作的3公斤米线进行了抽样检验。
 
  据了解,这批米线经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依据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DB53/228-2007《鲜米线》的标准要求,不得检出,结果检测值达212。据介绍,长期摄入或长期接触二氧化硫,人员慢性鼻炎的患病率较高,其次是患牙齿酸蚀症,脑通气功能明显改变,会导致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的均值降低等等,此外,二氧化硫还具有加强苯并芘致癌作用,这种联合作用的结果,使癌症发病率高于单致癌因子发病率。鉴于抽样基数较大,可能涉嫌犯罪。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