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
2022年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长期发生趋势分析
2022-03-01  浏览:636

  根据病虫基数、种植结构、作物布局及气候等因素,经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2年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21年,接近常年。其中,粘虫、草地螟呈局部偏重发生趋势;水稻稻瘟病偏重流行风险高,马铃薯晚疫病、大豆根腐病将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风险较高;玉米螟、大豆食心虫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县份偏重发生;玉米大斑病、大豆蚜虫、水稻潜叶蝇、水稻负泥虫中等发生;土蝗、水稻二化螟偏轻发生;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双斑萤叶甲、苜蓿夜蛾、稻飞虱等病虫害呈上升趋势。稻水象甲、大豆疫病等检疫性病虫害发生区域将进一步扩大。春季农田草害重于常年。农田鼠害偏重发生,为害将重于去年。

 

  一、突发性、杂食性重大虫害

 

  (一)发生趋势

 

  1.草地螟种群数量将进一步恢复,总体偏轻发生,若境外虫源大量迁入,中西部地区局部地块将偏重发生。

 

  2.二代粘虫、三代粘虫总体偏轻发生,主迁飞通道的重点县份个别草荒较重的玉米田块将出现集中为害。

 

  3.土蝗偏轻发生,重点发生区域为中西部农牧交错区,发生种类主要为亚洲小车蝗、大垫尖翅蝗、毛足棒角蝗、中华稻蝗、宽翅曲背蝗等;亚洲飞蝗发生可能性低。

 

  4.草地贪夜蛾存在少量虫源迁入我省的可能。

 

  (二)预测依据

 

  1.草地螟种群数量上升。草地螟近几年种群恢复迹象明显。2021年,内蒙古一代成虫高空灯日单灯最高诱蛾量达到25万头,是第四个爆发周期起始年(2018年)的15倍;我省高空灯、自动虫情测报灯累计诱蛾4520头,诱蛾量明显高于前两年。我省草地螟境外虫源地蒙古国去年多个省份7月份幼虫密度较高、为害严重;8月份高空灯蛾峰日最高诱虫量达68万头,是上年的2.5倍。

 

  2.粘虫越冬区虫源基数偏低。据全国监测网2021年夏末秋初高空测报灯监测,华北南迁虫量较高,黄淮、江淮、华南和西南南迁虫量偏低,各监测点总诱虫量比2008年~2020年均值减少82%。

 

  3.土蝗基数较低。据2021年15个重点县份233个监测网点秋季越冬基数调查,土蝗越冬卵量全省平均0.6块/m2,卵粒数17.6粒/块,较2011年-2020年均值分别减少0.7块和0.4粒。亚洲飞蝗去年秋季适生区未查到越冬卵块。

 

  4.草地贪夜蛾虫源区虫量低。据全国监测网监测,2021年见虫县份为1231个,较上年减少195个;发生面积为1981万亩,较上年减少2%。草地贪夜蛾去年发生最北界为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与2020年基本一致,成虫于2021年9月2日迁入,未见幼虫。截至2022年2月9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四川、广西、海南、福建等6省份157个县累计幼虫发生153万亩,同比增加3.8%,经防控总体发生程度较轻。

 

  5.杂食性害虫喜食作物面积大。预计2022年我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将在2.18亿亩以上,其中粘虫喜食的玉米、水稻、小麦、谷糜等禾本科作物种植面积仍将保持在65%以上。草地螟喜食的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1000万亩以上,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也将进一步增加。

 

  二、水稻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1.稻瘟病有偏重流行风险,以穗颈瘟为主。

 

  2.二化螟偏轻发生,部分县份局部地块为害将加重。

 

  3.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中南部老稻区及东部稻区局部偏重发生。

 

  4.水稻潜叶蝇、负泥虫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

 

  5.其它病虫害:水稻恶苗病中等发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绵腐病等苗期病害及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鞘腐病、穗腐病等中后期病害将重于常年;局部地区发生的稻曲病、稻飞虱、稻螟蛉、稻摇蚊等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

 

  (二)预测依据

 

  1.主要病害菌源丰富。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鞘腐病是我省水稻上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较普遍,且均有较重发生地块,稻曲病近年个别县份发生较重,田间病菌积累较多。

 

  2.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情况仍较突出。今年我省龙粳31、绥粳18、龙粳57、五优稻4号、绥粳27等主栽品种种植面积预计占50%以上,尤其五优稻4号种植面积占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的近80%;龙粳31种植面积在同江、桦南、汤原占40%以上;绥粳18种植面积在北林区占近50%。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利于稻瘟病等病害大面积流行。

 

  3.多数主栽品种稻瘟病抗性不高。近年我省在40个水稻主产县份设立41个稻瘟病田间抗性监测圃,累计对504个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监测,其中发病品种占55.4%,病情指数大于22的感病品种79个,占15.7%。实验室对38个县份的稻瘟病菌进行单孢分离,并分别对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接种测定,233个品种中发病风险等级较高、高和极高的品种占45.5%,整体抗病性仍较差。

 

  4.二化螟基数总体偏低。2021年秋季调查,水稻二化螟全省平均百秆活虫1.4头,较常年下降26.2%,略高于2020年;但饶河和五常百秆活虫分别为4.5头和2.5头,较去年分别增加73.1%和25%。

 

  5.气象及栽培条件利于发病。据气象预报,我省春季气温略高,降水略多,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多在后春,对水稻苗床病害、水稻潜叶蝇发生有利。夏季降水正常略多,存在明显低温时段,对稻瘟病等中后期病害发生流行有利。近年监测调查,我省水田50%以上的地块植株密度高于标准密度上限,20%的地块施肥量超过常年用量,均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褐斑病等病害发生。

 

  三、玉米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1.玉米螟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全省总体为中等发生,部分越冬基数较高的县份偏重发生。

 

  2.玉米大斑病总体中等发生,南部及东部部分县份偏重发生。

 

  3.地下害虫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及苗期害虫蒙古灰象甲、斑须蝽等轻发生。

 

  4.其它病害。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局部地区偏轻至中等发生;北方炭疽病、灰斑病、鞘腐病、纹枯病、小斑病、褐斑病等次要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

 

  5.其它虫害。双斑萤叶甲、玉米蚜虫等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地块偏重发生。

 

  (二)预测依据

 

  1.主要害虫越冬基数低。2021年秋季扒秆调查,全省玉米主要种植县份玉米螟百秆活虫加权平均为24.6头,仅高于上年,为历年来次低年份,低于近20年来平均值78.2%,但部分县份增幅较大。穆棱、北安、宾县、讷河、富裕、拜泉、梅里斯、望奎、北林、青冈、杜蒙等20个县份百秆活虫数量超过防治指标(30头/百秆),较上年增加9个县份,其中穆棱、北安分别达到120头和86头,同比分别上升105.1%和168.8%。去年秋季调查以金针虫、蛴螬、地老虎、蝼蛄为主的地下害虫,越冬基数为0.18头/m2~0.31头/m2,比近年均值低0.07头/m2~0.19头/m2。

 

  2.栽培措施对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秸秆还田、免耕种植、长期连作及密植等栽培措施,利于田间病虫源积累,对病虫害发生流行有利。我省玉米田机械收获比例超过95%,秸秆粉碎及还田,影响玉米螟等害虫越冬,对其发生不利。

 

  3.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病虫害发生。据气象预报,全省气温正常略高,降水正常略多,对玉米部分病虫害发生有利。夏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条件利于玉米蚜虫、双斑萤叶甲等虫害发生。

 

  四、大豆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1.大豆食心虫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县份偏重发生。

 

  2.大豆蚜虫中等发生,主要发生区在东南部浅山区越冬寄主较多的县份。

 

  3.大豆红蜘蛛总体偏轻发生,在东部及南部部分县份中等发生,苜蓿夜蛾在东部和北部大豆主产区个别地块偏重发生,豆秆黑潜蝇、双斑萤叶甲偏轻发生。

 

  4.蛴螬、地老虎、大豆根潜蝇、大豆蓟马、二条叶甲、蒙古灰象甲、粟茎跳甲、网目沙潜等地下害虫与苗期害虫偏轻发生。

 

  5.大豆根腐病总体偏重发生,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菌核病偏轻发生,大豆霜霉病、灰斑病、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等中后期叶部病害将重于常年。

 

  (二)预测依据

 

  2021年秋季调查,大豆食心虫全省平均虫食率为3.7%,低于2015年~2020年均值0.1个百分点。全省超过防治指标(5%)的县份有16个,较2020年增加9个,其中明水、尚志、宝清、北安、五大连池、逊克虫食率分别为10.5%、10.2%、7.5%、6.7%、6%、5.3%。大豆蚜虫2021年轻发生,虫源基数较低。双斑萤叶甲、苜蓿夜蛾去年发生较普遍,为今年发生提供了一定的虫源基础。去年秋季调查,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越冬基数分别为0.27头/m2、0.21头/m2,比近五年均值分别低0.11头/m2和0.19头/m2。秸秆还田、免耕、长期连作等栽培措施有利于病虫源积累。据气象预报,春季播种期及出苗期北部和东部大豆主产区农田发生局地内涝的风险在80%以上,利于大豆根腐病发生。中西部地区春旱风险较大,利于地下害虫发生为害。夏季降水略多,但时空分布不均,预计牡丹江以及周边地区出现阶段性干旱的风险较大,利于大豆蚜虫、大豆红蜘蛛发生为害;北部及东部大豆主产区降水比常年多1成左右,利于病害发生。

 

  五、马铃薯、蔬菜、小麦及经济作物主要病虫害

 

  1.马铃薯病虫害。马铃薯晚疫病是我省马铃薯最重要病害,常年发生较普遍,田间菌源丰富,大部分品种抗病性较差,且马铃薯重迎茬种植较普遍,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马铃薯早疫病、黑胫病、疮痂病、黑痣病、软腐病等病害发生呈上升趋势;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总体轻发生,个别地块中等发生。

 

  2.蔬菜病虫害。我省设施蔬菜生产主要以番茄、黄瓜、辣椒、菜豆等为主,露地蔬菜生产主要以白菜、甘蓝、圆葱、茄子、辣椒、菜豆等为主。主要病害有番茄灰叶斑病、叶霉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辣椒疫病、茎基腐病、黑斑病,黄瓜霜霉病、角斑病、靶斑病,菜豆锈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白菜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甘蓝黑腐病、软腐病,茄子黄萎病,圆葱软腐病、霜霉病,预计建设标准不高、多年连作、栽培管理和防控措施不到位的设施蔬菜病害及降雨偏多、排水不畅的部分露地菜田病害将偏重发生。设施蔬菜作物虫害以斑潜蝇、白粉虱、蚜虫、蓟马、叶螨为主,总体偏轻发生,部分棚室中等发生。露地蔬菜虫害总体偏轻发生,以小菜蛾、菜青虫、甘蓝夜盗、蚜虫、蓟马、潜叶蝇、萝卜蝇、叶螨、跳甲、二十八星瓢虫等为主,其中部分地区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盗、跳甲等偏重发生。

 

  3.小麦及其它经济作物病虫害。我省夏季降水正常略多,有明显低温时段,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风险较高;小麦根腐病、散黑穗病、麦蚜偏轻发生。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黑斑病、霜霉病、向日葵螟,谷子谷瘟病、胡麻斑病、白发病,高粱黑穗病、高粱蚜,西甜瓜细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等病虫害中等发生。万寿菊叶部病害及中药材的根腐病、锈病、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等病害将加重发生。瓜类等经济作物苗期跳甲偏重发生。

 

  六、检疫性病虫害

 

  我省重点监测和防控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有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稻水象甲、大豆疫病、腐烂茎线虫、瓜类果斑病、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粉痂病等,其中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为国家一类病虫害,稻水象甲、大豆疫病为我省二类病虫害。我省对俄边境线长达3000公里、一类口岸25个,对俄农业开发不断深入,农产品贸易往来频繁,加之台风等多重因素影响,俄罗斯境内马铃薯甲虫等疫情侵入我省风险加大。受自然扩散、雨水增多和大豆扩种、多年连作等因素影响,稻水象甲和大豆疫病等疫情呈逐步扩散蔓延态势,预计2022年疫情发生区域仍将进一步扩大。腐烂茎线虫等其它疫情基本稳定。

 

  七、农田草害

 

  我省旱田目前已形成土壤封闭+苗后茎叶除草、水田已形成“两封一补”或“一封一杀”的化学除草技术体系,无论旱田还是水田,土壤封闭除草均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土壤封闭除草的主要除草剂品种较少,且超量使用现象较普遍,加快了杂草群落演变,抗性杂草危害加剧。据监测,我省大部分稻区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抗性较高,野慈姑、雨久花对吡嘧磺隆、苄嘧磺隆抗性较高;玉米田狗尾草、马唐对烟嘧磺隆、莠去津及其混剂抗性较高;大豆产区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抗性较高。另据气象部门预测,我省春季气温略高,降水略多,但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多在后春,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杂草发生;加之降雨频繁也将影响适期施药作业,预计今春农田草害将重于常年。

 

  八、农田鼠害

 

  据2021年秋季全省41个重点县份田间鼠情监测,平均百夹捕获率为6.6%,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低于常年0.8个百分点。其中百夹捕获率超过10%的县份占比14.6%,较去年增加1个百分点。近年来保护性耕作面积增加,同时去年入冬以来各地普遍降雪,全省各地农田均有积雪覆盖,气温接近常年,对害鼠越冬与生存繁殖较为有利。预计春季田间害鼠种群密度将进一步回升,未开展统一灭鼠的农田区域鼠害将偏重发生,为害将重于去年;重点发生区域为西部农草交错区、沿江流域、部分水田区及蔬菜和经济作物主产区。

 

来源: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