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在资本主义经济极为发达的日本,小农经济在农村占绝对的优势,与欧美国家完全不同,这与日本的自然、社会条件有关。日本是个岛国,自然资源贫乏,其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总数的0.4%,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2.2%左右,加上农田的零星分散,土地经营的规模就难以扩大。土地的稀有使得土地价格昂贵,资本家嫌投入的成本过高而不愿投资于农业生产,广大农户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出卖自家的土地。所以,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大国的日本,农村却成了小生产的“汪洋大海”。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现代化。日本的农业现代化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农业科学技术发达,教育普及,劳动者科技素质较高。
日本农业的基础设施较好,交通运输系统发达,加上通讯工程中网络技术的运用,其科技含量比较高。日本政府重视在农业中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和普及,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一筑波科学城农村科技开发区为主,在各地试验场设置了承担开发生物技术,如重组DNA和细胞融合等高新技术,运用完备的设施,进行先导性、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开发。并对农作物的品种改良及栽培方法的改进、农用机械的利用以及生产环境的改善进行综合的试验研究。日本政府在全国设置604个农业改良普及所,迅速地将科研成果推广普及。由于土地分散,日本农业中大量使用小型拖拉机。日本的大型拖拉机拥有量只相当于法国的70%,英国的80%,而小型拖拉机却相当于法国的35倍、英国的80倍。每台拖拉机负担的耕地面积在2公顷左右,大大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
日本从1976年普及高中教育,如今高校的升学率已达50%。日本的农业大学共有42所,在校生8000余人。其办校特点是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大力培养应用型的农业技术人才。学制二年,第一年学习基础知识,第二年着重操作实践。农学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学会驾驶拖拉机。除此之外,还有农业职业学校434所,其培养方式为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既学会种植、养殖等基本技能,又熟练地掌握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等相关知识。政府还在全国各地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短训班,向青年农民传授科学技术知识。
2.农业产业化及农业人口不断减少。
现代农业具有三大基本特征:机械化、科学化和产业化。日本农业的机械化、科学化在前面已论及,日本农业产业化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实现的。由于传统农业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格局越来越不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产业化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分工与衔接,使农民从直接市场交易中解脱出来,减少由于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及交易成本,增加利润。产业化使农户的生产专业化,为农户学习科技知识创造了条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日本农业产业化的特点,是由农协等合作组织牵头,由农民自愿参加,组织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贮运、销售等,从而使农村供、产、销三大领域完全实现一体化。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农业生产者从中获得相对稳定的供、销渠道和理想的收入,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
日本从50年代开始农业劳动力大批外流,农村人口大大减少。最根本原因是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而引起高收入的非农产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加强,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工作环境尤其是白领职业象征着较高的经济收入及优越的社会地位,都是吸引青年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的农家子弟离乡背井的强大力量,随着教育普及以及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农村中青年人越来越少。其次,由于农业劳动的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大幅度下降,也使农村产生大量过剩劳动力转入城市。第三,是日本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农村区域逐年缩校日本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重要举措是市镇村的合并。随着市与镇、村的合并,一部分镇被升格为市,市镇人口急剧增加。目前日本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3%,并呈现老龄化的趋势。
3.农业生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当前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的1/10,日本人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生活方式,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饮食结构中,大米的消费量减少,畜产品和油脂类的消费量增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日本人消费的大米占饮食构成总量的48%左右,肉类及奶制品约占2.8%,到九十年代后,大米消费仅占26%左右,而肉类及奶制品的消费上升到12%。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目前日本农产品中,大米完全自给并有剩余,但作为饲料的玉米、大豆,自给率仅为5—7%左右。为了满足猛增的畜产品生产的需要,必须从国外大量进口。日本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2000海里渔业国际环境的变化,七十年代以来,水产品的进口额超过了出口额,目前日本反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进口国之一。这些变化使日本的农业生产结构作了重大的调整。由于水稻消费量减少,大米有所过剩,日本农民采取水稻与小麦、大豆与饲料作物轮作的方法,来减少水稻产量,提高小麦、大豆等饲料产量。近年来,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保持着较高增长势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4.工业生产导入农村,带动二、三产业迅猛发展。
二战后,日本政府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的问题,采取了工业重新布局的策略,大都市的一些工业向农村小城镇扩散。工业生产导入农村,既能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减轻因人口集中而产生的诸如住宅紧张、交通堵塞等“城市脖,又能扩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目前日本农村中,工业产品的销售额及第二、第三产业已占到主要地位。随着经济发展,日本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居住在大城市的人节假日想到充满泥土气息的绿色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为此,日本政府要求把农村的农作物与树林、山水组成一个综合的休闲娱乐场所。各地农业公园盛行,人们可以尽情地在农园里观光,品尝鲜嫩的水果,享受大自然的乐趣。观光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中的旅游业及服务业的发展。
二、日本农业现代化的成因分析
1.反封建的农地改革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进行过两次土地改革。第一次始于“明治维新”后的1873年,这次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但由于商品经济急剧发展,土地集中加快,农民产生分化,一部分农民重新丧失了土地,形成了地主与佃农的关系。第二次土地改革发生在1947年,日本政府在美国占领当局的监督下,进行了农地改革。农地改革主要内容,是限制农户土地持有的数额,由政府强制收买不在村的地主全部佃耕地和在村地主的超过1町步的佃耕地,然后转让给“有自耕农精神”的农民。规定地租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年收获量的1/4。农地改革是日本历史上农村生产关系方面的一次成功的革命,使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为农业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2.日本政府的宏观调控及对农业积极扶持的政策。
日本农业是小农经营,巨额投资部分无法由农户自己来承担,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投资及金融政策。五十年代,日本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已占国民经济投资的20%左右,以后对农业的投资呈增长的趋势,目前已超过40%。
日本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分为补助金和低息长期贷款两种。补助金重点用于农地基本建设和农机设备的购置。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给予的补助可达购置款的50%。低息贷款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政府发放的长期低息贷款,贷款项目为农业结构改革;另一种是对农协的农业现代化资金的低息贷款。
日本政府还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政策,70%以上的农产品的价格受政府的价格政策支持。农产品价格政策的运用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实行价格政策是为了对付严重的农业危机,但自此以后,价格政策没有停止下来,而是不断地补充修改,成为保护农业收入的重要手段。政府规定,受价格政策支持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如果低于保护底价,这些农产品就由政府部门收购。肉、奶制品以及丝绸实行“价格稳定工程”,这种物品的“价格稳定区”一般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由此而产生的亏损,一部分由进口征税来弥补,另一部分则转入公共财政预算。
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资助很多,但农业生产者的税收却比非农业要低得多,大体上只有非农业税率的一半。
3.日本农协对农业现代化的巨大作用。
农协是日本农民自主、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按(农业协同组合法)规定,农协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的,是法制化的农民合作组织。农协所从事的各项事业是最大限度地为农户作奉献,不以营利为目的。据了解,日本70%以上的农协从事的业务活动是不赚钱的,营农指导也是无偿服务。农协自身所需费用主要来自信贷、保险业务的获利,日本原有1500个农协,现合并为500多个。这些农协广泛活跃于农村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日本的农户90%以上参加了农协,与欧美的合作经济组织相比,日本农协最大的特点是半官半民性质。在日本政府的积极扶助下,农协在日本农村举足轻重,其政治影响力巨大,经济幅射力遍及农村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
农协为农民服务,并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基本上做到了农民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农协设有营农指导员,在生产、经营方面给农民以指导。产前由营农指导员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根据农协提供的信息以及各个农家的实际情况,帮助农户编制生产与经营计划,并给以具体帮助,如取得信贷资金、开发引进低成本高收益的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及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产中按规划供应农药、化肥及其它生产资料,并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产后接受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分级包装并运往市常这些繁琐的事务由农协一手包办了,农民可以集中精力去搞好农业生产。这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为日本农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