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部分蒜农已经意识到,对抗中国大蒜得不偿失,合作才是上策
近日,《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一篇关于美国果农和菜农因不堪所谓外来农产品冲击,而要求政府给予财政补贴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转载时还配发了一幅令人玩味的照片:美国头号大蒜种植商克里斯托弗农场的主管麦克·曼泰利满脸愁容,单腿跪地,正在查看刚从泥土里拔出的蒜头的长势……报道举例说,由于受到中国进口大蒜的冲击,克里斯托弗农场目前只在方圆6000英亩的农场上播种了300英亩的大蒜,而这个数字在10年前还是1200英亩。为此,曼泰利与其他种植商联合起来,共同要求联邦政府对蔬菜水果种植行业提供补贴。他们已经向国会提交了一项议案,要求政府拨款数十亿美元,以保护蔬菜水果行业的发展。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美国的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更好地参与竞争。
媒体对中国农产品恶意诬蔑
为调查中国水果和蔬菜在美国市场的情况,最近几天,《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对纽约十几家食品超市进行了实地走访。记者发现,除大蒜以外,从中国进口的蔬菜瓜果在市场上几乎见不到。显然,报道中提及的中国农产品对美国菜农和果农形成很大冲击的说法并不成立。相反,根据资料显示,在近些年中美两国农产品的贸易中,中方一直背负着巨额的逆差。以2005年前9个月为例,美国进口农产品总额为347亿多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农产品仅为9.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只有24.3%。而同期美国同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顺差却高达16.2亿美元。令人奇怪的是,美国在对中国其他产品出口至美国市场横加指责的时候,对其农产品贸易顺差却只字不提。根据美国21世纪农业出口战略,美国将继续努力迫使其他国家逐步降低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些国外市场作为重点来经营,政府将把向这些国家出口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中国显然是符合美国加快实施农产品出口战略的重要国外市场。据专家介绍,美国农产品对中国农产品市场所造成的冲击也将逐步加大,从而使中国政府在保护本国农业和农民利益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和困难。
中国大蒜在美屡遭打压
美国市场上最常见的中国农产品要算是中国大蒜了,中国大蒜在美国也经过了几次政府打压:1995年,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开始对中国出口大蒜征收高达376.67%的反倾销税,使中国大蒜出口量骤降。1998年,美国大蒜主要产地加州天气反常造成大蒜严重减产,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出口商把中国大蒜再次推向美国市场。2002年,山东某大蒜出口公司再次对美提出申诉,终获突破,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大蒜出口零税率的企业。此后,美国有关方面在中国出口大蒜问题上经常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今年10月19日,美国商务部再次发布通知,美国将继续对原产于中国的大蒜征收反倾销税,普遍税率为376.67%,征税期自2006年10月19日起为期5年。而在美国大蒜市场成功站稳脚跟的济南某公司经理曹盟辉认为,中国大蒜在美国市场并未构成倾销,美国方面之所以认定倾销事实存在是因为美商务部在测算中国大蒜的倾销幅度时“犯了错误”。他说:“中国出口美国市场的大蒜根本没有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我们的出口价格可以使公司获得丰厚的利润。美国商务部在测算倾销幅度时想像不到中国异常低廉的生产成本,如包装箱等。中国大蒜种植者的平均工资为1~2美元每天,这比美国农业工人的单位小时工资还低许多。”
美国人离不开中国大蒜
虽然强调进口的农产品让美国农民蒙受了损失,《纽约时报》报道也承认,美国的消费者从这些较为廉价的进口商品中获得巨大的好处。比如,在美国的批发市场上,中国产的大蒜的价格只相当于美国本地大蒜的一半。中国大蒜的质优价廉在美国是出了名的。经销商们说,中国大蒜无可挑剔。中国蒜的味道与美国蒜差不多,但是个头却比美国大蒜大很多。一位华人商人说:“中国的蒜头外表好看干净,美国蒜头也好看干净,但是它的尺寸没有中国的大。大家都是挑大的买。”记者在对纽约超市进行连续走访时,在昆士区一家印度移民开办的食品超市中,发现中国产的“丰收”牌大蒜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蔬菜区内,每5个大蒜被装在一个网兜里,外表干净,几乎看不到任何外伤。而摆放在一旁的其他品牌的大蒜则显得干瘪,难以引起购买欲望。记者问一位正在蔬菜区购物的老妇,是否经常购买中国大蒜。老妇指着大蒜包装纸上的“ProduceofChina”(中国产品)说,她喜欢中国的大蒜,“个头大,容易剥皮,每磅才99美分”。“消费者总是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她说:“我们的生活成本一直在增加,因此人们越来越觉得离不开中国的商品了。”一位男士插话说:“中国商品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实惠,我们的生活支出减少了不少。”商场的职员辛格先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大蒜的价格只有美国大蒜的一半,况且质量毫不逊色,受到消费者欢迎是情理之中的事。
美国蒜农转对抗为合作
目前,美国的蒜农们也逐渐认识到,没有必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抗上,也许合作不失为上策。中美两国大蒜的收获期大致都在每年6月到8月,由于大蒜保存期长,便于运输,两国大蒜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中国大蒜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进入美国后,美国蒜农一直向美国商务部控告中国大蒜向美倾销。据报道,头号大蒜种植商克里斯托福农场每年都要重金雇用律师,向商务部提出诉讼或在国会进行游说。眼见中国大蒜在美国市场上受到普遍欢迎,美国一些大蒜种植商开始由对抗走向合作,公开或私下里表示不再为中国大蒜出口美国设置障碍。他们选择在美国销售中国大蒜,同时削减自身的大蒜产量。而蒜乡的一些中小种植场也纷纷准备效仿这种做法。种植商认识到,应当放弃这场争斗了。他们认识到,尽管输给了中国大蒜,但农场的盈利不会减少,因为现在卖中国大蒜一样可以赚钱。虽然那些不断向美国政府施压的美国农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游说活动,但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中国大蒜确实把他们击败了,但加强双方的合作似乎比对抗要明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