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食品安全是全球性问题 中国食品到底威胁了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1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浏览次数:560    评论:0
导读

食品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但美国媒体为什么对中国的食品问题如此大肆渲染和炒作? 近几个月来,美国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与中国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道说,至少有137批来自中国的食品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呈阳性,或因含有违禁成分而被鉴定为


    食品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但美国媒体为什么对中国的食品问题如此大肆渲染和炒作?

    近几个月来,美国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了与中国食品有关的安全问题。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道说,至少有137批来自中国的食品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呈阳性,或因含有违禁成分而被鉴定为不卫生并被拒绝入关。《华盛顿邮报》称,除了农作物产品,一些最不适宜出口的商品也进入了美国。某些媒体因而得出结论,说中国是违反美国相关食品安全规定最严重的国家。美国《华盛顿新闻报》更是耸人听闻地写道:“中国制造什么——死亡?”。一时间,这样的报道充斥西方媒体版面,中国食品威胁论甚嚣尘上。

    中国历来重视食品安全

    中国历来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及其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卫生部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抽查数据显示,我国食品总体合格率已由过去30年的50%、60%逐渐提高到现在的90%。由于食品卫生及其他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平均寿命也越来越长。

    中国对出口食品的安全监管更加严格。为了保证出口食品安全,中国政府对出口食品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措施。一是对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基地实施检验检疫备案管理,获准备案才可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原料;二是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卫生注册制度,只有注册企业才可生产出口食品;三是在生产过程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食品的生产过程实行监控;四是出口的食品要求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或标识,以便于进行质量追溯和召回;五是食品出口前,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还要逐批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口。如果进口国及地区有要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还要为每一批食品出具官方证书。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行的从种养殖基地到出口全过程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出口食品安全。近年来,欧、美、日、韩、东南亚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代表团对中国出口食品管理体系进行了考察,都对中国出口食品的生产、加工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以及中国政府的管理表示满意。

    据中国质检部门统计,2004年至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食品分别为89459批次、81754批次和94442批次,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扣留的食品分别为925批次、845批次和756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9.0%、99.0%和99.2%。同期,出口到日本的食品分别为324245批次、279156批次和275446批次,被日本厚生劳动省检出不合格的食品分别为492批次、395批次和459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9.9%、99.9%和99.8%;出口到欧盟的食品分别为96988批次、87464批次、91322批次,被欧盟成员国通报的不合格食品批次分别为151批次、71批次和98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9.8%、99.9%和99.9%。

    另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06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示,中国食品的抽检合格率达到99.42%,不合格率为0.58%,而美国出口到日本的食品,不合格率为1.31%,欧洲为0.62%。报告指出,虽然对中国食品的抽检率最高,但中国食品质量抽检合格率高于欧美。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的食品安全水平,包括标准水平和食品生产的工业化水平以及监管水平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中国的食品安全制度相对于欧美、日本甚至香港的食品安全制度,无疑是有漏洞的。中国也确实存在食品问题。例如“红心鸭蛋”、“瘦肉精”猪肉制成的火腿肠、致病福寿螺等等。但这些毕竟是个别现象。

    问题食品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从具体原因看,也是比较复杂的。

    一种情况是因为中国出口的消费品,至少有五成属于加工贸易,从产品设计、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和产品安全检测,是按国外设计商、进口商的合同要求进行的。由于有的国外设计商和进口商没能向生产商提供准确的消费品安全信息,生产企业不了解进口国的要求,从而使中国生产企业加工的产品不符合进口国安全要求。

    另外一种情况是不法企业非法出口造成的。在4月份被美国拒绝入境的137批次中国食品中,有77批次是没有经过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放行的食品,也就是说这77批次食品是通过非正常途径进入美国的。

    在137批次不合格食品中,通过正规途径出口到美国的只有44批次。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扣留的非法食品,绝大多数是因为标签不合格,真正影响消费者健康的有毒有害食品非常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企业质量安全控制不严、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造成的。

    食品安全是全球问题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食品安全是全球问题,不应该特别针对中国。

    日本《朝日新闻》7月29日文章也指出,“其实并非只有中国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据《纽约时报》报道,与中国产品相比,印度和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存在更多问题。”

    事实是,一些商家为追求利益而掺杂使假的事,包括欧美在内的全球范围,到处都有发生。美国政府也曾一度受到本土食品安全的困扰,据FDA官方网站公布的数字,美国由食品传染的疾病(食源性疾病)每年影响到250万至3300万美国人,这一恶劣情况曾促使克林顿政府于1997年发起“食品安全运动”,以遏制食源性疾病的蔓延。近来,美国又发生多起因食品遭受大肠杆菌污染而导致多人染病的卫生事故。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这表明美国的食品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美国的食品加工企业出口到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今年6月,深圳检验检疫局从美国进口的一批冻鸡肉产品中检出克球酚超标;美国供货商输华的柳橙果肉和特级杏脯中,被检出细菌总数、霉菌和二氧化硫含量超标;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一柜来自美国的开心果仁进行查验时,发现部分开心果已经腐烂变质,同时还截获了有害生物台湾乳白蚁。7月,美国输华饮料被检出添加剂“诱惑红”超标,相关产品已做退货处理。中国质检总局7月13日发布公告称,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肉制品的检验中,发现了致病的沙门氏菌污染、饲料添加剂和禁用兽药等,禁停这些肉制品在中国的销售,7家美国企业因此上了黑名单。

    如果说存在问题就是威胁,那美国食品不也在威胁中国人的生命吗安全?

    “中国食品威胁论”的背后

    食品安全问题在一些国家时有发生,但美国媒体为什么对中国的食品问题如此大肆渲染和炒作?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欧洲,但与美国态度不同,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司长罗伯特马德林称,欧洲消费者没有理由产生和美国近来一样的“中国食品恐慌”。显然美国的表现是另有隐情。

    前不久一份旨在允许美国公司要求美国商务部向中国商品征额外税目,以应对“中国政府人为干预控制汇率”的法案提交美国国会审议。而作为该议案提交者之一的美国共和党议员亨特在7月13日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必须授予美国公司新工具以对抗中国汇率政策。”

    可见,“中国食品威胁论”只是美方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采取的又一措施。正如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一位政治学教授指出,这一问题的背景是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与美中之间的紧张关系。“华盛顿有些人就是想挑起人们对美中贸易问题的关注”。

    中美之间确实存在着贸易不平衡的现象,中国对美国存在大量的贸易顺差。但是,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平衡中美贸易可以有多种方法,而美国一些人以刻意抹黑中国食品安全的方式来丑化中国,这样做显然是于事无补。

    消除误解加强合作

    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希望食品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针对近期出现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对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已在原有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又强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一是加大对出口食品的口岸查验力度,提高查验比例,一旦发现货证不符或存在质量安全问题,一律不得出口,并通过总局网站向全系统发出预警,提高对该生产企业、报检人、代理人所报检的所有食品的查验比例;

    二是对牙膏等非法定检验商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

    三是要求从2007年9月1日起,所有经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检疫合格的出口食品,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上均加施检验检疫标志;

    四是对进口国通报的不合格信息,迅速组织核查,及时分析处理,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五是实施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出口企业依法处罚的同时,列入黑名单在网上公布,严厉打击非法出口行为。

    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目前,中国已通过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加强与世界主要消费品生产和消费国家的合作,积极探索确保消费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的有效途径,采取措施努力确保出口商品随时跟得上各出口市场安全标准的变化。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0708/13/46001.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