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全球粮价又现新一轮狂涨 日本为何不慌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14    来源:环球时报    浏览次数:988    评论:0
导读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粮价又出现了新一轮的狂涨。很多人甚至认为,粮价的狂涨将打乱甚至终结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这样说也许有点儿耸人听闻,但如何保障13亿人的粮食供应?如何才能确保粮价的稳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却不能有丝毫的忽视。 美国著名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粮价又出现了新一轮的狂涨。很多人甚至认为,粮价的狂涨将打乱甚至终结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这样说也许有点儿耸人听闻,但如何保障13亿人的粮食供应?如何才能确保粮价的稳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却不能有丝毫的忽视。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曾以“日本症候群”来形容那些在工业化起步初期人口已呈过密状态的国家。他认为,由于农业用地转用于其他用途,谷物被水果等其他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取替,农业劳动者大量流入城市等原因,这些国家的农产品的产量将迅速下降。布朗认为,“日本症候群”在台湾、韩国等工业化地区已经得到验证。他还预测说,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巴基斯坦、埃及、墨西哥等国的粮食进口今后也将大幅增加,而中国也无法回避“日本症候群”的命运。

    布朗的预言在一些国家应验了,但如今的日本,却似乎并没有过深地受到所谓“日本症候”的困扰。面对近期粮价的上涨,日本消费者表现得比较平静,市场上也没有出现抢购的现象。当然,这和日本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承受能力强有密切联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克服“日本病”的过程中,日本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知道,日本食品自给率仅40%,但日本人的主食大米,自给率仍保持100%,这无疑是日本稳定市场的最大定心丸。日本在大米市场开放问题上的态度受到各国的批评,但是,在全球化时代,日本人考虑更多的是怎样保障本国主食的稳定供应。日本的大米可以自给,而去年上涨与今年这轮涨价的食品,又均非日本人主食,这就减弱了粮价上涨的冲击力。另外一个原因是,日本人的饮食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我们知道,日本人每餐虽然分量不是很多,但种类不少。从应付现实粮价上涨的角度看,这显然有益于减少对特定食品的依赖,缓解粮价上涨的冲击。

    事实上,日本也曾经出现过农村年轻人口流入城市、山区农地被放弃等问题。但日本政府在1990年代后期制定了《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重点目标就是“保障食品的稳定供给”。这部法律将保护重点向中坚农户倾斜,并提出打破保守的单一经营,促进农业与食品产业合作,促进农产品、食品出口。从高速增长时代开始,为了应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局面,日本实施了精品农业、一村一品运动、农业产品品牌化运动。

    有些学者认为,日本政府对农业投入过大,中国无法学习,中国学习的目标应是北美、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大农业。的确,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工业化国家,它们的粮食自给率超过了100%,甚至达到了200%。但是,我们要知道,那些国家大多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或人口相对较少,中国只有部分地区与那些国家有可比性,但从总体上根本无法相比。而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集的日本或许更应该成为我们参考的样本。

    近30年来,中国工业化进程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积累了一定的财力,已经有能力以工业反哺农业了。我们可能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科研的投入,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来提升农业的生产水平。

    从世界粮食市场的现状看,当前一段时间价格压力的确严峻,但从中长期看,粮食供应仍有增产的余地,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找到增产的方式。在这一方面,日本的经验同样值得我们借鉴。

    长期以来,在国际市场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时,日本人不是首先去想如何化解上涨的冲击,而是首先在企业内部挖掘潜力,尽量降低其他成本,以保持终端产品价格不变或少变。这种对内寻找增产方式的做法,对中国进一步提高粮食的产出率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不少农业专家也谈到,中国可以提高水与肥料的利用率,同时杜绝收获、库存过程中的浪费。此外,许多研究还表明,中国在集约农业、提高单产以及双季种植方面也有相当大的潜力。

    尽管中国目前已经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粮食供应的现实仍然严峻,中国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今后,如何像日本那样,突破东亚工业化国家面临的粮食供应瓶颈,始终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日本杏林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准教授 )

 
关键词: 粮价,粮食,中国,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0804/14/43670.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