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掌控奶源以及食品安全顾虑引发的乳业上游竞争,让越来越多的乳品企业将目光投向自建牧场。
5月26日,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对外宣布,“今后5年共有10个类似的示范牧场陆续建成”,他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欧美国际标准化示范牧场已进入前期运营阶段,年底奶牛存栏数将达1万头。
专家认为,比起与奶农合作的传统模式,自建奶源基地,特别是独立牧场更利于企业控制奶源,推进机械化作业。与此同时,以抢占奶源为目的的乳企并购之路也已铺开。
飞鹤5年建10家牧场
“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的第一个欧美国际标准化示范牧场将于今年10月底正式完工。”飞鹤乳业市场总监潘立为告诉记者,第二个标准化示范牧场已在同位于齐齐哈尔的甘南县开工,目前两个项目已投资6亿元左右。
而这只是个开始,飞鹤已经宣布今后5年共有10个类似的示范牧场陆续建成。潘立为介绍:“5年时间的确是挑战,但目前均在筹备当中,不便透露具体完成时间,就选址来看,10个牧场均在黑龙江省与吉林省境内。”
根据飞鹤规划,首个示范牧场年底前预期引入1万头澳大利亚进口奶牛,预计每年可提供6万-7万吨有机奶源。潘立为表示,目前来看,在建的独立牧场奶源主要用于其包括婴幼儿奶粉在内的自身乳品生产。
飞鹤方面强调,虽然目前首个示范牧场存栏数等尚未达到预期数据,但已有约8000头奶牛到位,相关奶源生产等初期运营已经拉开帷幕。
按照此前2个牧场项目已投入6亿元计,业内推测飞鹤乳业10个牧场建设投资至少在30亿元以上。对于资金保障,飞鹤乳业强调了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的背景。
据了解,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飞鹤于2005年4月21日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唯一一家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概念乳品企业。
圣元也在规划“万头”牧场
从去年的原奶涨价,到今年5月初乳企新疆抱团降低收购价格,以及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奶源可控性对乳企日益重要。不过,虽然目前国内大型乳品企业均建有奶源基地,但仍多以与奶农合作方式为主,拥有自建独立牧场的依然是屈指可数。
据中国奶协常务理事王丁棉介绍,目前拥有独立牧场的国内乳品企业仅占1/3,奶牛存栏数多为1000头-1500头。
庆幸的是,独立牧场所占比例较低的现状已在逐渐改变。根据公布数据来看,在拥有独立牧场的乳企中光明、蒙牛的规模较大,其中蒙牛位于内蒙古的独立牧场规模约在万头左右,光明上海金山牧场存栏数也已近7000头,伊利在内蒙古土左旗建成的独立牧场存栏数也将达到5000头左右。三鹿公关部崔先生则对记者表示,目前三鹿与新西兰恒天然共建的独立牧场,存栏数也达5000头,如果时机合适还会加速发展独立牧场。
“圣元在建项目也包括存栏量为5000头,甚至1万头的独立牧场。”同在美国上市的圣元乳业公关经理王波也向记者透露,虽然现阶段奶源供应主要以与奶农合作的奶牛小区模式,但由于独立牧场方便奶质管理与统一榨取,也是企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对于独立牧场的建设,三鹿方面表示:“存栏数较高的牧场会加大防疫风险与管理难度,但利于企业控制奶源,推进机械化作业。”王丁棉则分析,就整个行业来说,企业加大奶源建设也有利于释放奶源瓶颈压力,但今后独立牧场与奶农合作形式结合,应该是我国乳业发展之路。
奶源困局引发并购大势
除大规模独立牧场建设,由奶源竞争引发的乳企并购也在迅速推进。
按照今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下称《条件》),新上加工项目必须有固定并与加工能力配套的奶源基地,已有原料乳数量不低于加工能力的30%,对于改扩建项目也要求不低于原有加工能力的75%的原料乳数量,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合理扩大生产规模。
“对于由于奶源能力有限而关闭的一些小型乳品加工企业,更愿意选择被大企业并购的方式继续生存下去。”王丁棉表示,这也为乳企扩大并购范围提供了条件。
近期考查山东市场并引发收购猜测的冷友斌表示:“中国乳业已经进入整合期,三到五年可能会有一个重新洗牌。”对于收购山东乳企,他表示尚无明确计划。不过飞鹤乳业并购与参股已经展开,此前大份额参股澳优(湖南)有限公司(下称“湖南澳优”)就是步骤之一。
据知情人透露,目前飞鹤对湖南澳优的参股比例已高达75%。记者也在湖南澳优方得到证实,湖南澳优行政助理肖艳表示,目前湖南澳优大股东之一就是美国乳业公司(NYSE:ADY)旗下黑龙江姆阿普食品有限公司,而美国乳业公司正是飞鹤乳业在纽交所的上市公司。
另据了解,《条件》实施后,5月初三鹿以股权收购形式,成功并购了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硕业乳业有限公司和牡丹江硕业乳业有限公司,分别控股51%。
王丁棉认为,目前国内尚有2000家乳品企业,按照并购发展,最终将形成以10-20家大型企业为主、800-1000家乳企并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