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谁在消费中国的“洋”红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11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546    评论:0
导读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戴盈)全球金融危机的猎猎寒风,并没有让中国人放下手中的红酒杯。 中国和美国、印度、巴西是为数不多的葡萄酒消费总量还在继续增长的几个国家。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执行总监罗伯特柏纳近日表示。 前来推广将在香港举办的2010年亚


    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戴盈)全球金融危机的猎猎寒风,并没有让中国人放下手中的红酒杯。

    “中国和美国、印度、巴西是为数不多的葡萄酒消费总量还在继续增长的几个国家。”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执行总监罗伯特·柏纳近日表示。

    前来推广将在香港举办的2010年亚太区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的柏纳说:“只要中国每人多喝一口,整个市场的潜力都是巨大的。”

    事实上,自2008年起,中国就坐上了世界葡萄酒消费增长量的头把交椅,仅前年一年,中国人喝掉了8亿9968万瓶红酒。而在2004年到2008年,中国更是创下了进口酒销量增长4倍的业绩。

    “在中国,进口葡萄酒购买的中坚力量是都市的女性、年轻人和中产阶级家庭。”柏纳说,从地域分布上看,广州、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是主要阵地。

    此外,节日效应也造成了春节、国庆节和中秋节的消费高峰期,众多企业客户选择进口红酒作为礼品。

    他表示,从数学角度看,中国增量大是因为人均消费的基数小。“中国人每人每年喝0.5升葡萄酒,日本人消费3升,美国人11升,而法国人是50升。”

    根据亚太区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最新的调研报告,2009年到2013年,全球消费增长量的57%将由中国和美国承担,预计为5324.1万箱(9升装)。

    柏纳用“活跃的经济”、“风靡的时尚”、“健康的理念”、“葡萄酒生产大国”四个词组归结了中国红酒热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数据显示,作为世界第十大生产国,中国本土葡萄酒占到了市场份额的88.2%,进口酒仅分到了11.8%。但是,后者的销售额却高达中国市场销售总额的40%以上。这说明进口酒在中国的价格要远高于本地产品。

    柏纳指出,尽管因流通环节的成本,进口酒在任何国家都会比原产地要贵一些,但是在中国,超额利润的现象尤其严重。

    “把进口酒贵归结为税费和运输费高,是一个假象。”他说,偌大的中国只有三四百家进口商,大部分经营规模很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饭店和商铺漫天要价,加上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才是病根”。

    柏纳认为,市场需求增长就会引入竞争。随着中国进口商的发展壮大,加上销售渠道的正规化,同品质红酒的价格未来会呈现下降趋势。

    不过,在柏纳看来,最大挑战是如何向消费者推广红酒文化。“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在面临繁多的选择时都很迷茫。”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尚待培育的市场”,一方面是要加强销售商、饭店从业者对红酒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要教会消费者如何区别红酒质量、选择不同品种等基本常识,“只有理性的消费者才能让市场健康发展”。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002/11/37854.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