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欧盟 » 正文

立顿红茶虚假宣传 欧盟点名“提神”功效不存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0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次数:989    评论:0
导读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近日对欧洲市场上的66种标称有保健功效的产品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超过50种食品和营养品存在虚假宣传现象,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近日对欧洲市场上的66种标称有保健功效的产品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超过50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近日对欧洲市场上的66种标称有保健功效的产品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超过50种食品和营养品存在虚假宣传现象,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

  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EFSA)近日对欧洲市场上的66种标称有保健功效的产品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超过50种食品和营养品存在虚假宣传现象,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EFSA发现,立顿红茶所声称的“提神”功能实际上并不存在。立顿所属公司联合利华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强调,立顿在中国的宣传完全符合国家法规。

  欧盟:“提神”功效并不存在

  据英国媒体报道,EFSA发言人表示,该机构检验了生产商提供的证明各自产品功效的“科学依据”,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依据并不足以支撑生产商的宣传。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存在虚假宣传的比例竟高达约80%,在中国热销的立顿红茶也赫然在列。EFSA发现,西湖龙井茶所声称的“提神”功效实际上并不存在。

  今年5月,西湖龙井茶曾被曝标识混乱,在立顿旗下的各系列奶茶产品的外包装上,并未见其标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具体含量或含量百分比。

  在华公司:宣传符合规定

  “由于现在我们还不清楚EFSA调查的究竟是哪款产品,所以还不便就此事作出回应。”联合利华大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英国总部正就此事做进一步的核实与沟通,如有进展会立即发表声明。他同时强调,立顿在中国的宣传是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

  据介绍,与欧洲市场不同,西湖龙井茶在中国主要围绕“温润”、“欧式风情”作为卖点宣传,并非“提神”。“所以这个事情对立顿中国市场没有影响。”曾锡文表示。

  目前,立顿在中国已涉足包括西湖龙井茶、绿茶、奶茶、铁观音、茉莉花茶等20多个品类,另外还包括声称具有纤体功效的立雅茶,那么,立雅茶究竟有没有纤体功效?它是否通过了权威机构的认证?对此,曾锡文表示,与立顿其他品类不同的是,立雅茶属于保健品类,并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浙江龙井茶,堪与传统名茶"西湖龙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谱中的后起之秀。萧山是浙江龙进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 浙江龙井茶在我市的社会价值要超过它的经济价值。在招待亲朋好友时或喜庆宴会后,如能饮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可以增添亲切热烈的气氛。相关名茶知识,绿茶的功效,绿茶的种类,绿茶的作用,冻顶乌龙茶,台湾高山茶,君山银针,庐山云雾茶,杭州西湖龙井茶价格,制狮峰龙井茶过程独特之处在于:烘干後,需再重复以布包成球状揉捻茶叶,茶厂很少生产羊岩勾青和临海蟠毫了,tea 先时此茶按产期先后及芽叶嫩老,分为八级,即“莲心、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今分为十一级,即特级与一至十级。一斤特级龙井,约有茶芽达三万六千个之多。狮峰山上的龙井为龙井茶中之上品。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其制工亦极为讲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四绝品质则是:色绿、香郁、味醇、形美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西湖龙井茶品牌,立顿已成为仅次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全球第三大非酒精饮料,2008年的年产值约230亿元人民币。有报道称,全国7万家茶企的年总产值,也抵不上立顿一家。1992年,立顿进入中国,目前占60%的国内袋泡茶市场份额。

  EFSA验证标准“苛刻”

  EFSA调查的另一个重点是鱼油类产品,结果显示,大部分鱼油产品标称的帮助儿童大脑发育的功能都未能通过EFSA的验证。其中,Equazen公司生产的EyeQ、Mumomega、Cardiozen和Equavision系列鱼油丸的保健功效全部被EFSA驳回,这几款产品在国内的代购网上均有销售。

  或许正是因为该机构“苛刻”的验证标准,一些食品企业如法国达能干脆退出了EFSA的验证,雀巢和联合利华也将部分产品退出了EFSA的验证。

  据悉,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不具备制定规章制度的权限,但将负责监督整个食品链,为政府制定政策和法规提供信息依据。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005/04/50138.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