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美国筷子出口中国”的误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次数:679    评论:0
导读

据美国媒体报道,三千多年来,筷子一直是中国人饭桌上的必备餐具。如今,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家工厂里,数以百万的筷子将被打上“美国制造”的标签,并出口到中国。美国工厂向中国出口筷子也因此引发西方媒体一片热议。《时代》周刊就评论说,在每件商品都标注“中国制造”的时代,进口筷子无疑是个标志性事件:中国虽然是拥有全世界最廉价的劳动力国家之一,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据美国媒体报道,三千多年来,筷子一直是中国人饭桌上的必备餐具。如今,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家工厂里,数以百万的筷子将被打上“美国制造”的标签,并出口到中国。美国工厂向中国出口筷子也因此引发西方媒体一片热议。《时代》周刊就评论说,在每件商品都标注“中国制造”的时代,进口筷子无疑是个标志性事件:中国虽然是拥有全世界最廉价的劳动力国家之一,但这种优势正在逐步丧失。(6月27日《重庆晚报》)

  中国进口筷子和“中国正在逐步丧失全世界最廉价劳动力国家之一的优势”两者之间本无必然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确实是在逐步丧失全世界最廉价劳动力国家之一的优势。

  单就劳动力是全球最低廉之一的国家和“中国制造”的标签,实际上一直是中国想摆脱的经济角色定位,虽然目前越南和印度已经完全取代了“中国制造”的地位,毋庸置疑中国依然是全球劳动力成本极低的国家,国内工资与物价总水平之间依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基本水平相比,不过和一次性筷子之间没有实际的关联。

  中国进口美国筷子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森林资源已经入不敷出了。

  关于一次性筷子,应该“感谢”日本人的“教诲”。“据说,最初把一次性筷子介绍到中国的是一名日本商人,中国对日本大量出口一次性筷子也是因为一名日本商人。上世纪90年代初,当一些日本商人开始开拓海外一次性筷子的加工基地时,一名日本商人首先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建立了一家小厂。由此,中国的一次性筷子在向日本出口的同时,也开始在国内普及。”

  1990年代曾有资料统计,日本全年需要一次性筷子257亿双,但日本国内的一次性筷子的产量只占3%左右,96%的一次性筷子却是从中国进口的,做为岛国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很少出现水土流失,却连筷子都要从中国进口,而中国的森林覆盖率还不到14%,土地资源荒漠化,而且中国每年生产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

  现有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每年平均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出口近300亿双,国内消耗500亿双左右。森林资源的匮乏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美国人看到了商机实际上是利用美国丰厚的森林资源——“阿梅里克斯有制造筷子最理想的木材。那里丰富的白杨树和香枫树森林资源提供了软硬适中的的木材,可以打造出遍及世界各地舒适而耐用的食具。”中国市场的大量需要无疑是稳赚不赔买卖,是以浓厚的商业利润为目的,“美国人主要向中国超市销售工艺技术含量高的筷子,却在同时支助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贫民”,这样重要的信息被人们忽略了。

  实际上,作为一次性筷子的发明国日本本土也一直在生产筷子,与中国大面积的砍伐森林不同,日本在生产一次性筷子时,采用的都是那些为了改良森林生长环境而“间伐”的树木和用于建筑、家具生产等木材的下脚料。以美国完备的森林法律以及相关的森林采伐税来看,对未来的阿梅里克斯镇的杨树和枫香树并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对于“美国筷子出口中国”一事,尽管有媒体借“美国经济学家”发表言论称“这不失为一种传统加工业的正常流转,同时也预示着经济格局的变更。”,不过是美国人长期以来习惯了占便宜还卖乖的一种说法。中国在三十多年的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模式中已经到了不得不休养生息的地步了,就连筷子都迫不得已需要进口了,发达国家长期保存自己的资源实力,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进口中国资源,现在趁机反过来大赚中国人的钱时,还附会上隐晦的“中国威胁论”色彩,不仅是对中国经济的误读,甚至是一种污蔑。(吴秋风)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106/29/33756.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