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大马哈鱼是"辐射鱼"吗(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抚远大马哈鱼辐射超标70倍,大家不要买。""大马哈鱼鱼体腐烂是被辐射了,千万不要吃。"近日,有关黑龙江省抚远县大马哈鱼受日本福岛核辐射影响、不可食用的传言在网上传播,一度引起恐慌,当地大马哈鱼出现"销售难".
抚远的大马哈鱼辐射超标70倍吗?鱼体的伤痕、斑纹是怎么造成的?抚远的大马哈鱼生活在日本海?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及相关人士。
焦点一:辐射超标70倍?
【回应】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测显示:鱼体未检测出核元素
受核辐射传言影响, 抚远县水产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渔期渔民的收入损失至少三至四成。抚远县通江乡渔民张子欣痛心地说:"今年把我们坑苦了,卖了15年鱼了,从没见过这么低的价,有的渔民每斤鱼才卖3元,往年这个季节每斤鱼至少60元以上。"
抚远县卫生局副局长赵志刚告诉记者,自9月14日起,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委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对当地大马哈鱼共进行了4次检测,平均每7天进行1次。检测采用去年的存鱼作为对照样本,对今年的大马哈鱼采取随机采样的办法,并针对核泄漏产生的I-131及Cs-137两种放射性元素,使用了先进的伽马谱仪。
赵志刚说,根据国家标准要求,每次检测5-10斤大马哈鱼,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记者从9月20日出具的报告上看到,检测结果显示,在鱼鳃、鱼体、鱼子均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I-131或Cs-137,各指标均正常。
黑龙江省辐射环境监督站管理科科长郑文彤介绍:"针对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可能的影响,黑龙江省于3月15日派出4支队伍奔赴中俄边境地区的东宁、虎林、饶河、乌苏镇,进行辐射应急监测。到目前为止,监测空气中和水系中都没有发现辐射值超过正常范围。"
焦点二:斑纹受到辐射形成?
【回应】腐烂处是由于天敌侵袭或遭到物理碰撞所致,斑纹为"婚姻色",均与辐射无关
网上传言,抚远大马哈鱼鱼体上有腐烂或斑纹,是由于辐射造成的。抚远县鱼类放流站站长朱诸对大马哈鱼类生活习性颇有研究,他表示,大马哈鱼在回游的过程中是不摄食的,完全靠自己的体能储备返回出生地。由于路途太远,一些鱼在返回过程中会遇到凶猛的敌害鱼类及其他一些物理碰撞,从而造成鱼体表面的伤害。
"江中的障碍物比较多,江中鱼体的伤会多一些。在北美的一些地方,大马哈鱼在回游过程中要翻越一些溪流和瀑布,从下游蹦上去,受伤更严重。"朱诸认为,黑龙江的大马哈鱼在长途跋涉当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很多,所以鱼体表面有伤痕完全是正常现象,与核辐射没有关系。
对于大马哈鱼身上的斑纹,朱诸介绍,这个季节回游到黑龙江的大马哈鱼属于生殖回游,这些斑纹是"婚姻色",属于副性征,表明该鱼已达到性成熟,是正常情况。鱼身有斑纹是遭到核辐射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老渔民韩建威说:"我在黑龙江边打了几十年鱼了,对大马哈鱼非常了解。听说大马哈鱼被核污染我一开始也很害怕,但听说是这些特征后我不信了,因为大马哈鱼这些毛病我挺了解,以前就有。"
从事大马哈鱼买卖的刘小溪说:"对于鱼体斑纹或者腐烂,常年贩鱼的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焦点三:生活在日本海?
【回应】 大马哈鱼系回游鱼类,黑龙江与日本海的大马哈鱼种群不同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水产养殖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韩英说,大马哈鱼是海淡水之间回游鱼类,在我国黑龙江中的大马哈鱼只是大马哈鱼中的一种,与生活在日本海中的大马哈鱼不是一个种群。
韩英说,回游到黑龙江中的大马哈鱼主要生活在北太平洋中北纬度海区,在那里生活3-5年达到性成熟后,返回黑龙江(出生地)产卵。抚远县水产局局长李国峰表示,"抚远县每年主要在黑龙江投放大马哈鱼鱼苗,这些鱼苗会随着黑龙江进入海洋生存,之后再游回黑龙江。"
"黑龙江中的大马哈鱼进入大海之后,在海中主要分布于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最南不会超过千岛群岛,所以日本海核辐射对它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它生活的区域距离核污染位置还是很远的。"韩英说。
朱诸介绍:"据我们常年研究,大马哈鱼从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绕过库页岛(萨哈林岛),回游进入黑龙江河口(库页岛北部),回游路线在日本北海道以北,日本发生核泄漏的海域主要在日本东海岸,距离大马哈鱼的回游路径非常远。"
韩英介绍,大马哈鱼在江中逆流而上的回游速度可达平均每小时47公里,而江流也要每小时20-30公里,所以在海洋中没有流速影响游速会更快,会在很短时间内经过日本海以北地区,而这一海域离污染源很远。
记者了解到,随着检测结果的公布,目前抚远的大马哈鱼价格已经开始恢复,基本与以往持平。(记者 丁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