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两可乐被曝含致癌物 4-甲基咪唑含量是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3-13    来源:京华时报    浏览次数:772    评论:0
导读

日前,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再次曝出安全风险,有消息称,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指称,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产品中发现一种色素中使用了一种化学物质--4-甲基咪唑,该物质是能够诱发肿瘤的化学物质。专家表示,4-甲基咪唑是否安全,关键在于食品中所含剂量。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食品中4-甲基咪唑导致人体损害的临床报道。

    日前,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再次曝出安全风险,有消息称,美国消费者倡导组织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指称,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产品中发现一种色素中使用了一种化学物质--4-甲基咪唑,该物质是能够诱发肿瘤的化学物质。专家表示,4-甲基咪唑是否安全,关键在于食品中所含剂量。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食品中4-甲基咪唑导致人体损害的临床报道。

    4-甲基咪唑含在饮料色素中

    据报道,美国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局收到一份报告,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饮料中被发现高含量的化学成分4-甲基咪唑,这种物质含在用于这些饮料的色素中,并足够达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添加剂警戒含量。

    不过,美国饮料协会称,没有证据显示4-甲基咪唑能导致人类患上癌症。

    限量使用可保证安全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教授表示,饮料中的4-甲基咪唑要追踪至食品中普遍应用的着色剂--焦糖色素。

    人类使用焦糖色素有较长的历史。由于4-甲基咪唑的潜在毒性问题,使得焦糖色素的使用一度充满争议,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认为焦糖色素作为食用色素是安全的,但对4-甲基咪唑作了限量规定。

    焦糖色素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用量最大的天然色素,广泛用于酱油、食醋、黄酒、啤酒以及部分烤制食品和饮料中。

    郝凤桐表示,在工业生产中,直接用糖加工而成的焦糖色素不含有4-甲基咪唑;而当前国内外大部分厂家生产的焦糖色素普遍采用氨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或由糖、氨水及亚硝酸盐在高压高温下生成,称之为氨法焦糖色素,会产生一定剂量的4-甲基咪唑。

    实验显示可致动物患病

    既然4-甲基咪唑这次被点名,人们当然想知道,它的毒性到底有多大。国外曾经有几项研究关于4-甲基咪唑,主要都是集中在啮齿类动物身上。

    研究人员给大鼠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4-甲基咪唑,持续染毒106周,在雌性大鼠身上,可以观察到阵挛发作、兴奋、多动和步态异常;染毒浓度高的雌性大鼠,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在各个染毒剂量的大鼠身上,均能观察到肝组织细胞增生、慢性炎症和局灶性脂肪变性。不过,这些研究都是停留在动物身上。

    是否致毒关键看含量

    郝凤桐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曾经多次进行4-甲基咪唑相关研究。专家们提出,非氨法焦糖色素可根据正常生产需要配比,在使用量上不受限制;氨法焦糖色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200毫克/公斤体重,其中氨法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应小于200毫克/公斤焦糖色素。我国的相应国家标准也对焦糖色素的质量标准做出限定,对于非氨法焦糖色素,4-甲基咪唑不得检出;对于氨法焦糖色素,4-甲基咪唑的含量应低于0.02%.

    郝凤桐强调,围绕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安全性的评判,关键在于食品中所含剂量。目前涉及可乐中4-甲基咪唑安全性的争论,有关方面尚未给出其具体含量数据,按照人们正常消费水平,如果4-甲基咪唑不超出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则不能得出危害健康的结论。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食品中4-甲基咪唑导致人体损害的临床报道。

    本报记者叶洲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203/13/32847.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