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被称为美国第二大的政府组成部门,仅次于美国国防部,一年的财政预算超过1000亿美元,在全美约有10万名工作人员。
除了钱多、人多,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美国农业部影响力极大,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远远高出世界粮农组织。每个月中旬,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世界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能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掀起滔天巨浪。
美国农业部保存有一张照片,照片上彭博社、路透社等财经媒体的记者在一条白线前做好冲刺的准备,只要一拿到美国农业部的最新农产品供需报告,这些记者就以最快的速度拿起电话向编辑部发稿,抢先或者延迟一秒钟都可能会使交易商在农产品交易市场多赚或损失成千上万美元。
农产品期货分析师Randall W. Mittelstaedt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对于这个行业的分析师来说,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他们有足够多的人手和资源做出最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农产品供需报告。"
持续150年的职能
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是各国中唯一有实力对世界大豆、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出口量、库存等关键指标做出统计和预测的机构,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就像一根魔棒,让整个国际农产品市场为之神魂颠倒。
美国农业部的世界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在网站发布后,对全世界公开,任何人只要有能上国际互联网的终端,就可以访问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数据库;如果用户在美国农业部的网站注册,美国农业部会在第一时间向用户的邮箱发送最新的农作物报告,不收取任何费用;而农民和交易商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对于美国农业部提供公开和免费报告的做法,美国农业部总经济师Joseph W. Glauber解释,这是美国农业部在1862年成立时就定下来的规矩。
美国农业部成立之初,确定了两项基本的职能:一项是向农民提供农作物产量的信息,另一项是向农民提供免费的种子。现在美国农业部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向公众提供农作物信息的职能保持不变,并且仍然是农业部的核心职能和责任。
Joseph W. Glauber说,美国的私立机构也提供农作物产量、价格、对未来价格走势的看法等信息,但是农民可能负担不起购买这些信息的价钱,因为比较昂贵。伊利诺伊州的Duane Dahlman一家拥有约800英亩(约合5000亩)的耕地,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为了把握市场行情,他请了专业的咨询师,一年要支付6000美元的咨询费,Duane Dahlman说,一般的农户要掏出这么一笔咨询费并不容易。
美国农业调查的"十八般武艺"
美国农业部下设全国农业统计局,这个机构负责对美国本土的农作物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并提交各种统计数据和预测报告。
每年3月,当美国农民开始准备新年度的作物种植计划时,美国农业统计局开始种植意愿调查,一般会选取8.4万名左右的农民。调查的作物一般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大豆、油菜籽、葵花籽、花生等。
从每年5月开始到12月,美国农业统计局每个月都要进行农作物单产调查。农产品单产调查有两大数据来源,一个是来自于农户自愿反馈的数据,可以称作单产主观调查报告,约有6000至2.8万名农民被美国农业统计局选中参与调查,这些农户必须在5月~11月的时间里持续向美国农业统计局报告产量数据。
另一个是美国农业部派出的工作人员调查获得的单产数据,这被称为单产客观调查报告,从每年的5月份延续到12月份,仅对玉米、大豆、冬小麦和棉花四种农作物进行调查,收集的样本数在1217~1835个之间,这些样本所在的州一般是产量最大的几个州,这些州的种植面积占到美国全部种植面积的75%以上。美国农业统计局在全美有12个区域办公室,这些办公室派出调查员前往田间地头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收集样本送到实验室中进行分析。
除了农民自愿提供的数据和美国农业部调查得出的数据外,美国农业部还会使用卫星遥感技术统计作物种植面积,并根据遥感图片辅助预测农作物的单产水平。
单产是美国农业部定期报告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美国农业部在进行单产调查时,往往也会对总产量、农作物的库存、出口量、进口量等统计指标进行调查,最后汇总形成每个月发布一次的农作物预测报告,结合世界农产品展望局汇总的其他各国的主要农作物的数据,形成世界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
为了帮助市场掌握农产品的未来走势,美国农业部每周还会发布天气和农作物公告,一些投资基金往往依据这些每周一次的天气和农作物公告,预测下一期的世界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会做出哪些调整,决定在市场上应该是买入还是售出农产品。
2012年,美国农业统计局发布了175份以上的农作物预测报告、种植意向调查报告、农产品库存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