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网购进口食品存不安全因素:真伪难辨 标识混乱 退货困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3    来源:中国质量报    浏览次数:773    评论:0
导读

根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内地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人民币。而据国家统计局研究资料显示:近5年来,中国进口食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5%左右。2012年,中国进口常规食品销售量达630亿人民币,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国。

    真伪难辨 标识混乱 退货困难

    网购进口食品存不安全因素

    □ 侯 隽

    根据美国食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届时中国内地进口食品市场规模将高达4800亿人民币。而据国家统计局研究资料显示:近5年来,中国进口食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在15%左右。2012年,中国进口常规食品销售量达630亿人民币,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国。

    因此,许多国家的高级官员亲自出马,开始吆喝自家的食品。先是美国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卖车厘子";接着智利驻华大使与淘宝方面进行接洽,希望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智利银鳕鱼。泰国也不甘寂寞,由泰国农业部推荐的泰国榴莲在天猫进行预售,短短3天就售出31971件,相当于8个货柜。"泰国出口到中国的榴莲,3天总量大约是22个货柜,其中天猫就预售了近40%."阿里的负责人透露道。

    一边是各国驻华大使集体在网上吆喝,一边是国内电商发力主推。

    以车厘子为例子,和中国樱桃相比,个大皮厚颜色鲜艳,零售价格一般为200元/公斤,而天猫售价为179元/公斤(买1.5公斤送0.5公斤)且全国包邮,价格优势明显。

    "电商纷纷加码进口食品,实际上看中的是其高毛利、高回报。"北京工商大学商业专家洪涛表示,相比国内食品,进口食品的毛利率要高出不止一倍,如德国大闸蟹在国外没人买,但到了国内却可以卖到几百元一公斤,一笔生意就可以赚很多,因而促使电商扎堆儿进入这一市场。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简爱华表示,相比线下渠道的价格昂贵,线上渠道品种更多、价格更便宜的进口食品将更多地出现在国内市场,线下的进口食品业务会面临很大挑战。

    虽然进口食品大行其道,但是接二连三的抽检让其纷纷中枪。

    2012年12月,继明治、森永、和光堂等多款日本奶粉被曝碘含量低于国际标准后,中国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食物安全中心再次表示,新西兰渥恩(WIOM)婴幼儿奶粉1段碘含量不合格,呼吁市民停止饮用。

    2013年10月份以来,山东烟台、威海等口岸连续发现多批进口食品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其中,泰国进口芒果干二氧化硫超标8倍,新西兰进口的"野花蜂蜜"竟然掺糖,韩国某品牌香蕉牛奶检出大量固体团等,还有"阿尔特"牌煎锅、"凯亲艾特"牌炒锅蒸发残渣(4%乙酸)超标,"凯亲艾特"牌铝制炒锅蒸发残渣(4%乙酸)及铬溶出量超标等现象。

    食品检疫检验部门的相关人员表示,目前进口食品大都经由中间经销商代理进入国内,比如二氧化硫超标的泰国芒果,不能完全归咎于原产地,因为很多经销商会用二氧化硫进行防腐处理。但目前进口食品一般都经过好几级分销代理,追究责任非常困难。

    此外,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口食品存在真伪难辨、标识混乱、退货难等多种隐患。目前网络上销售的进口食品,大致可以归为3类: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一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一类是,包装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中消协专家认为,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食品,第三类则不确定,可能是进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新消法对网购后悔权做了进一步细化,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贴身衣物、药品以及食品等不在此列。所以,网购进口食品签收后,是一概不能退换的。

    目前流行的进口零食多以坚果、乳制品、饼干等热量高的食品为主,中国乳业协会常务理事南庆贤说,进口食品进入国内市场虽然能够丰富消费者的选择,但中外饮食习惯、营养需求不同,进口食品多按照国外口味设计,并可能会出现含糖量、含脂肪量过高的情况,消费者要理智选择。

    "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显现与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相关。国家亟须针对进口食品制定相关标准,为监管提供法律依据。"简爱华说。

    《中国质量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401/03/30710.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