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9%,水果和肉类产量占46%,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35%。近年来中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大。
所谓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类等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冷链物流需要综合考虑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个要素,并协调好各要素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生鲜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值增值。冷链所适用的食品范围包括蔬菜、肉类、水产品、奶制品和速冻食品等。
据数据显示,全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价值约为7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引入冷链物流服务。
《2013-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综合冷链应用率仅为19%,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5%、30%、40%,产品损腐率较高,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每年约有1.3亿吨的蔬菜和1200万吨的果品在运输中损失,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的基本营养需求。
发达国家预冷保鲜率为80%-100%,冷藏运输率80%-90%,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率1%-3%,而我国分别为30%、10%-20%、0.3%。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在基础设施、技术、法规体系等方面亟需完善,另一方面也预示该行业发展前景巨大。
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政策支持将助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冷库总容量在现有880万吨的基础上将增加1000万吨,并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