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我们伴随一场春晚,跟全球华人一起庆祝属于我们的节日,已经成了传统。每年的倒数,让人期待,也让人厌烦。属于“60”“70”的年代记忆已经逐年走远,“80”后的笔者,对“饥饿”的理解并不深刻,然而,对于时下人们感叹年味越来越淡的感叹,却是别有见解。
“年味”是什么?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北京人来说,“年味”或许是越来越远去的鞭炮声。记得童年的时候,一顿丰盛的大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就是“年味”的全部。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年味”让人们有了不同的看法。
2013,旧历春节。餐桌上依旧是“老八样”,大家长爷爷带领全家,给“家谱”上的太爷爷太奶奶敬酒。老家有个传统,每到春节要下跪,以此表达对逝去故人的敬重。我没见过我太爷爷,关于太奶奶的故事,也是从长辈的口中得知的。当我长成为一个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模糊记忆的少女,太奶奶已经仙去。
小时候的我是那么顽皮,奶奶告诉我,我经常跟着小朋友一起玩到不回家,而带我的太奶奶,不厌其烦地用她裹起来的小脚,走遍3000户的村子,找我回家。找不到我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坐在葡萄架下哭。一个80多岁的老妪,因为她的小重孙的“偶尔”胡闹而哭泣,现在想想,那是怎样一种爱!
太奶奶是全家的“老大”,年纪最大,辈分最高,最受晚辈敬重。所以,全家最大的太奶奶,有很多好吃的。我也因为最受太奶奶疼爱而获益良多。然而,童年的故乡,由于条件限制,所以没有办法保存食品,经常导致食品变质。
那时的乡下,一到冬天,人们就会将肉类腌制起来,或者是放在农家小院里,缓解没有制冷工具的尴尬。太奶奶经常做腌制的冻肉,一存就是好几个月,想来,也是冷冻冷藏行业的一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