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O2O+ B2C”混合模式 生鲜市场的未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17    来源:虎嗅网    浏览次数:20    评论:0
导读

如果说在电商领域,还有一片蓝海的话,那肯定非“生鲜市场”莫属了。你只需要略看一下这个圈子里的主要玩家,就会明白生鲜市场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14.05.17-1
  如果说在电商领域,还有一片蓝海的话,那肯定非“生鲜市场”莫属了。你只需要略看一下这个圈子里的主要玩家,就会明白生鲜市场是多么的“炙手可热”。
  仅在水果类生鲜市场,就有着号称“褚橙、柳桃、潘苹果”的三巨头,横跨烟草、IT、房地产三大行业。当然,与生鲜市场密切相关的上下游产业,更是不能忘了分一杯羹:先是快递巨头顺丰速运的“顺丰优选”正式上线,随后外资电商大鳄亚马逊中国紧接着便开始卖生鲜;然后,京东、阿里也自然不能少,先后开通了生鲜频道。最令人称奇的是,竟连媒体人出身的本来生活网创始人喻华峰,也强势入驻生鲜市场。一时间,国内生鲜市场可谓是风生水起,波诡云谲。
  虽然这帮试水生鲜市场的大佬们背景各异,却也殊途同归,但在有一点上他们却有着相当的共识,即关于生鲜市场的O2O玩法。然而,看上去很美的商业模式,却在生鲜市场上始终不见奏效。2014年,国内生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但庞大而诱人的市场背后却是整个农产品电商平台的亏损现实。据报道,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超过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已达3000家,然而却几乎无一家盈利。
  这并不奇怪。你当然不能用做3C产品的标准来做水果,你也不能仅仅根据产地,就确定出一个苹果是否口味极佳,你更不能奢望一盘海鲜在经过一场长途旅途之后,依然味美如初....
  正如生鲜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那样,生鲜市场的未来肯定会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零售商品和3C产品的新型商业化模式:“O2O+C2B”!
  生鲜市场的独特性
  生鲜是指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只做必要保鲜和简单整理上架而出售的初级产品,以及面包、熟食等现场加工品类的商品的统称。生鲜商品的特点是保存条件基本相同,需要保鲜、冷藏、冷冻;属于散装商品并需要用称重打条码方式售卖;保质期比较短;同时在消费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关联性。目前生鲜商品主要有水果、蔬菜、肉品、水产、干货及日配、熟食和糕点。
  由此可见,生鲜市场具有不同于传统零售商品和3C产品的独特性:保存不易、对物流配送的条件要求极高、保质期短、用户消费习惯多样化。此外,生鲜市场产品缺乏统一标准,可替代性低,用户忠诚度与依赖度高。因此,生鲜市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前期所需的巨大投入,包括对物流供应链技术的极高要求、对生鲜产品产地与质量的监控以及对用户习惯的培育等,更决定了其不同于传统零售商品和3C产品的商业模式。
  据有专家预计到2025年,冷链食品的需求将会从现在的2亿吨增长到4.5亿吨。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副总裁冯阳松表示,未来食品将成为继服装和3C这两个产品后面的第三大品类,在整个网络零售品类中的占比至少10%,未来行业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显现。与此同时,未来10年内,我国冷藏车、冷藏库、铁路冷藏箱运输的年运量也将保持大幅增长。然而,与巨大的需求相对应的是生鲜市场的低效:2012年,我国进入流通领域的农副产品价值总额为2.45万亿元,但通过电子商务流通的农产品仅占1%左右,该领域的电商总体上仍然处在摸石头的阶段。
  庞大的需求与低效的现状,迫切地呼唤着国内生鲜市场孕育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生鲜市场O2O的典型案例
  目前,国内生鲜市场的主要商业模式仍为O2O模式。O2O模式与生鲜市场存在着先天性的契合之处: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泛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强调线上支付与线下体验,尤为适合于生活服务类电商产业,尤其是对商品体验性极强的生鲜市场。而考虑到生鲜市场的特殊性,O2O模式无疑是首选:线下生鲜产地的完美体验与质量保证、网上商城产品展示与便捷的在线支付。特别是,2013年O2O模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日臻成熟,并开始了本地化及移动设备的整合。
  但与传统的零售商品和3C产品不同,生鲜市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启动起来极其缓慢。目前国外专注做(生鲜)食品的电商如FreshDirect、PeaPod、Ocado、AmazonFresh等,都算不上成功。相比之下,国内各大玩家更是令人堪忧,基本都处于摸索与试错阶段。
 
本文导航:
关键词: O2O B2C 生鲜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405/17/474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