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农林牧渔行业:猪价加速迈进“7”时代 种禽美国复关遥遥无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9    来源:全景网    浏览次数:594    评论:0
导读

我们近期再次重申对养殖股的看好,所谓“猪鸡不分家”,我们强烈建议关注生猪养殖中的正邦科技、雏鹰农牧、天邦股份(牧原股份目前停牌),以及禽类养殖中的益生股份、民和股份。

    农林牧渔行业:猪价加速迈进“7”时代,种禽美国复关遥遥无期

    我们近期再次重申对养殖股的看好,所谓“猪鸡不分家”,我们强烈建议关注生猪养殖中的正邦科技、雏鹰农牧、天邦股份(牧原股份目前停牌),以及禽类养殖中的益生股份、民和股份。

    首先看“猪”--近期猪价加速上扬,南方地区已普遍迈进“7”时代(突破7元/斤),且北方地区也逐步迎头赶上。我们认为:

    1)在趋势上,价格上行非常明确。

    首先,母猪存栏的数据已经连续19个月环比下降,3月份的绝对数量已经降至4040万头,较13年8月份时的高点(5013万头)足足少了近1000万头,我们预计4月的存栏量将跌破4000万头,母猪/生猪存栏比例也降至10.4%。

    其次,2014年4月是母猪存栏数下降最大的一个月(环比大降2.2%),按照13个月的规律往后推,今年5月份的生猪出栏会明显下降,价格上行趋势非常确定;最后,上半年需求端的情况至少是不再明显下滑(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这一点从一些龙头食品公司Q1的销售数据上可以看得出来),生猪存栏走势也不再像14Q3那般与母猪存栏背道而驰,而是同样环比明显下降(当然这里有春节的部分因素)。需求不再明显拖后腿,也对猪价的上行增添了砝码。

    2)在幅度上,总体稳健上涨,但也不排除重现去年“红五月”似的跳跃式飞翔。

    一方面,如前所述,行业供给端和需求端都在好转(供给端更甚更明确--根据农业部专家的预测,母猪存栏预计会持续环比下降至6月份),猪价上涨明确。但具体幅度上还受到两类因素的影响:一是PSY:根据农业部的测算,13~15年的PSY复合增速达到了6.5%(13年均值为13.2头,15年预计达到15头),这在母猪数量不变的基础上加大了生猪的供给;二是14年之前数据的准确性:14年以前,全国普遍存在虚报母猪数量以获取补贴的行为,而从14年开始,环保成为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的一个业绩指标,各地虚报的情况明显减少(低效率的中小猪场、散户的养殖会对于环境形成较大压力),因此由于14年之前的数据具有水分,后面同比的实际降幅可能比表面数据要略少。总体来看,我们的观点是稳健上涨。

    另一方面,截止24日全国生猪均价13.05元/公斤,较前一日涨0.14元/公斤,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3.56元/公斤,较前一日涨0.22元/斤。全国生猪均价上涨加速全国出现7元/斤的地区越来越多。目前全国各地普遍的现象就是养殖户压栏惜售情绪还是存在(但是不少养殖场的重量已经达到112公斤,再继续压的空间也不大),市场猪源并不充沛,屠宰企业不得不上调收购价格,因此也不排除市场重现去年“红五月”似的跳跃式飞翔的情况,但幅度应该不会像去年“五一”那般强烈(彼时连续出现过1天上涨1元/公斤的节奏)。

    3)在节奏上,国庆之前无忧,年前旺季反倒要视仔猪、疫病和需求情况而定。

    截止17日,全国22省市仔猪平均价格已攀升至30元/公斤以上(上一次涨到30元/公斤以上,还是13年的9月份),显示出养殖户对于三季度淡季猪价的强烈看好。从目前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养殖户补栏热情属于中性,在南方稍微较好一些,表现为广东仔猪价格上涨持续较久。但根据草根调研了解到,目前诸如东北地区的补仔猪热情并不高,甚至辽宁等地还出现下降,因此仔猪价格的上涨,更多的诱因还是来自仔猪供给量在实实在在的减少,而非补栏热情的提升(辽宁地区目前仔猪的疫病情况也存在,部分养殖场的自主成活率只有65%左右)。

    事实上,去年猪价的走势就是淡季好旺季差(国庆之后、春节之前更是一路下滑)。我们认为猪价的持续涨势会至少到国庆,而年关前旺季是否会出现阶段性的震荡甚至小规模调整,要看仔猪、疫病和需求情况而定。我们认为今年的走势存在与去年相似的可能,当然今年的上涨时点要比去年更早一些(去年是5月初,今年是3月下旬),提前启动。

    根据搜猪网数据,截止24日全国生猪均价13.05元/公斤,较前一日涨0.14元/公斤,今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3.56元/公斤,较前一日涨0.22元/斤。

    其中,东北地区猪价继续上行,东北地区上涨0.05-0.1元/斤,多地破7;华北地区北京因收猪困难,涨幅快,最高价领涨全国达14.4元/斤,河北、山东地区上涨0.1-0.2元/斤;华中地区两湖和河南收猪困难,猪价上涨;华南地区猪价缓慢小幅稳定上涨。全国生猪均价上涨加速,涨势较快,全国出现7元/斤的地区越来越多,南方地区较多,北方地区也在向此靠拢,预计这几日内也将很快突破7元/斤。

    其次看“鸡”--美国禽流感的严重性远超预期,复关遥遥无期;欧洲产能极其有限,15年引种量存在暴降可能。我们认为:

    1)最乐观的预计,美国禁关也至少要持续至10月份,且很有可能全年禁关。

    根据美国农业部消息,此次美国禽流感的严重性远超预期(4月份又发生了严重疫情,且规模很大)。按照目前的规章制度,如果要申请复关,必须满足“连续3个月无新发疫情案例”这个硬性条件。而事实情况是,美国禽流感4月份依然不断有新的严重疫情案例,即使我们做最为乐观的假设--美国5月份起不再有新发疫情案例,那么也要到8月份才符合申请复关的基本条件。而在美方申请之后,一般需要中方人员实地考察,确认无误后,再予以审批与核准,这又至少需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

    因此,可以看出,除非农业部更改规定,否则按照最乐观的预计,美国禁关也至少要持续至10月份(我国于1月8日发文,1月12日正式禁止进口美国种鸡,而在此之前仅有圣农发展一家在禁关前进口了大约2万多套,4月份只有益生、圣农、江门等大企业从法国进口)。2014年我国祖代鸡进口总量为116万套,如果2015年美国复关无望,我们预计进口量会降至80万套。而鉴于上半年情况的更加确定性,我们预计15H1的进口量不足20万套,同比暴降(14H1为56万套)

    2)欧洲产能有限,英国目前也禁关(5月15日审核复关),法国哈拔德量少,国内大小厂出现分化

    美国禁关后,国内厂商将目光转向欧洲,但欧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欧洲历来就是自给自足为主,出口较少,现在亚洲许多国家(韩国也在此列)都对美国禁关,欧洲的产能不可能迅速满足中国的要求;2)目前欧洲较大规模的厂中,只有法国的哈拔德可以出口中国(但其2015年中国原有的订单计划总共也就是9万套,就算增加一点,和安伟捷也不是一个量级),且哈拔德是按订单生产,3、4月份的计划早就已经排满,难以满足要求;3)英国目前也在禁关之列,不过英国自14年12月份就已经没有新发疫情,最新进展是5月15日审核复关,如果英国能复关,压力会减少一些,但如果英国也不能复关,全年引种量可能暴降。

    与此同时,美国的禁关,对于行业的影响会有分化:大公司因为谈判能力和购买量级比较强,在争取欧洲的有限供给时,会有明显优势;而小公司则会很困难(尤其是目前东北地区那些一年只进一批鸡的小厂)。益生和圣农4月份都从哈拔德进口一批。

    3)联盟15年限制进口依旧,预计益生同比降15%

    联盟在2014年较为成功的限制了引种规模(116万套),同时在2015年的“减产”任务分配中,力度也不小。例如对于行业龙头益生股份的进口降幅目标就定在15%左右,对于大风和家育,也在13%左右,其他一些中小厂,则在10%以内(不排除有一些新近加入者)。我们预计益生股份2014年的祖代鸡引种量预计在32万套,已经较13年下降约25%,今年白联盟给益生的进口额度是27万套左右,继续下降15%。我们认为,益生作为是联盟的主要发起人,起到了带头减量的作用。

    4)后备(1~24周龄)祖代存栏大降31%,父母代实际销售量14年同比大降27%,利好未来苗价

    3月份祖代鸡在产存栏量101.8万套(去年106.4万套),后备存栏量(1~24周龄)57.8万套(去年83.6万套),总量较去年同比大幅下降16%,且后备下降幅度更大,达到31%。从父母代销售情况来看,2014年父母代鸡苗总产量5527万套,但是因为销售率只有85%,即总销量仅为4698万套,相比2013年6400万套的销量,大幅下降27%。

    鉴于祖代鸡存栏(尤其是后备存栏)同比大幅下降、去年父母代总销量也大幅下降;我们认为未来苗价涨势明确,我们的大体判断是15H2有望复苏至18元/套,2016年迎来景气高点(就算美国8月份复关,引进的祖代鸡数量也是影响2017年的父母代价格)。

    5)综上,再次重申近期推荐禽产业链的观点,看好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关注仙坛股份、圣农发展。

    我们认为,未来的投资节奏总体较为明确:1)第一阶段:看“存栏”--上半年各月进口量同比下降几成定局,如若最终15H1进口量确如我们预判(不足20万套),相信市场认可度一定会不断上升;2)第二阶段:看“价格”--步入下半年,我们预计父母代苗价会迎来明确复苏(14年实际销售量很少,且东北关厂去产能较多);3)第三阶段:看“景气”--如果美国全年复关无果,2016年行业迎来高景气行情的概率将更加加剧。

    风险提示:猪价大幅下跌、种禽进口量超预期。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504/29/28910.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