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丹麦的奶油曲奇、韩国的餐后小饼、日本的牛初乳奶糖……各种进口食品逐渐走俏,备受消费者青睐。但是一些冠上“进口”二字的食品也存在猫腻。市消协提醒消费者选购进口食品时不要盲目迷信“进口”字样,需要留心查看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
目前,我市市区各大超市几乎都有专门的进口食品区域,为市民提供各种富有异域特色的食品。此外,各种零食专卖店和网店的兴起也为消费者购买各种各样的进口食品提供了方便。但是消费者购买到的进口食品是否正宗?是否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程序?网上销售的进口食品是否可靠?据市消协介绍,目前进口食品存在问题主要是不按规定标注,或无中文标志或中文标注不规范;或是手续不齐全,无进口食品检验证书及证明;还有个别国产食品自穿“洋衣”,冒充进口食品。
为此,市消协提醒消费者,所有进口食品都必须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才能够进行合法销售,上面注明了该进口食品的详细信息,并加盖出入境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公章。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如有疑问,可要求查看该进口食品是否有相关证明,或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查询。
消费者还要看所购买的进口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按照要求,进口食品标签体现的信息,中、外文需一一对应。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特殊膳食用进口食品,还应注意包装上是否标有中文营养标签;如果是购买进口保健食品,则需注意中文标识的左上方是否有蓝色保健食品标签。
(陈静 记者 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