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加速美国向散养鸡蛋过渡的真正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8    来源:国际畜牧网    浏览次数:427    评论:0
导读

今年早些时候,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份不同禽舍系统并排比较的研究。他们发现,散养的禽舍鸡只的死亡率为13%,而笼养的系统鸡只死亡率仅为5%。Mench说,更多的鸡因试图在散养鸡舍中飞起来而胸部骨折,而且在拥挤的散养禽舍中一些品种的鸡相互伤残的行为增加。

    上午十点左右,数百只有着鲜红鸡冠的母鸡机警而好奇地出了大鸡舍,到了一个到处都是紫苜蓿、三叶草、玉米和大豆的围栏草场。这些鸡咯咯地叫着,到处啄挠着地面。
 
    谈及自家的5000只母鸡,爱荷华州有机农场主Francis Blake这样说:“没有笼子,他们明显地感觉更加舒适了。”Blake家的鸡都是散养的。
 
    这样的生活像是鸡的一种解脱,这是动物权利团体多年奋争的目标,也越来越被消费者所接受。目前,诸如麦当劳、星巴克、好市多(Costco)和最近的帕尼罗面包(Panera Bread)等的连锁餐厅都开始要求供应商在未来的10年内转而供应散养鸡蛋。
 
    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成功增长,这个拥有存栏母鸡2.7亿羽,价值100亿美元的产业正在对传统的笼养模式进行全面革新。然而,什么样的模式最适合鸡人们也并非一清二楚。脱离笼养但仍被圈养的鸡可能会变得好斗,有时候会有彼此相残或伤害自身的行为。
 
    养殖模式的转变是农业综合企业随着消费者对食品的处理方式愈加敏感和担忧而做出改变的最大例证之一。这种转变因袭了乳品行业终止给小牛和奶牛剪尾以及一些州禁止使用母猪限位栏的做法。
 
    Rose Acre Farms公司是美国第二大蛋品生产商,公司正在将所有新建的禽舍改为无笼养殖模式,公司首席执行官Marcus Rust说:“这种变化是巨大的。”在纯理念方面,你永远无法让大众信服,我们不应该像他们对待自己的宠物一样对待我们的鸡。“
 
    研究显示,散养不总是意味着鸡的生活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散养不等于自由放养。联邦的有机法规规定,散养鸡必须能够接触到室外环境,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品散养鸡场要在谷仓里养成千只鸡,当这些鸡试图飞起来,彼此冲撞或扑向固定设施的时候会导致许多鸡只死亡。另外,养殖户所获得的鸡蛋数量下滑有10%之多,生产成本也会大幅度提高。
 
    这个不重要。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美国顶级的蛋品供应商,包括Rose Acre Farms,密西西比的柯尔缅因食品公司(Cal-Maine Foods)和爱荷华州的伦勃朗食品公司(Rembrandt Foods)等在淘汰设备或新建禽舍的时候会逐渐采用散养设备。
 
    鸡蛋行业的官方立场是,采用多种禽舍系统,以便于消费者有选择哪种类型鸡蛋的余地,不管是散养鸡蛋或每打4美元(约合25.51人民币)的有机鸡蛋还是每打约2美元(约合12.75人民币)的笼养鸡蛋。
 
    随着像雀巢公司(Nestle)和麦当劳这样的食品巨头转向使用散养鸡蛋,同时消费者也越来越多地选择购买拥有些许自由的鸡所产的鸡蛋,有数百万只鸡转向了散养模式。截至今年10月份,美国共有近2400万只散养蛋鸡,是2009年数量的两倍。
 
    加州大学动物科学教授Joy Mench说:”没人还安装传统的笼子了。“
 
    今年早些时候,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一份不同禽舍系统并排比较的研究。他们发现,散养的禽舍鸡只的死亡率为13%,而笼养的系统鸡只死亡率仅为5%。Mench说,更多的鸡因试图在散养鸡舍中飞起来而胸部骨折,而且在拥挤的散养禽舍中一些品种的鸡相互伤残的行为增加。
 
    研究同时指出,散养的鸡所产的鸡蛋减少5%-10%,养殖户的运营成本增加23%。
 
    Mench说:”我现在的顾虑是我们如何应对散养系统面临的问题。“她补充说,研究需要集中关注禽舍的重新设计上。
 
    尽管散养禽舍的建设成本要高出两到三倍,运营成本也更加昂贵,Marcus Rust的公司一年前还是决定将所有的新禽舍都采用散养模式。理由是:散养鸡蛋利润更高,因为消费者愿意支付更多。
 
    作者:David Pitt
 
关键词: 鸡蛋,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511/18/27457.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