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非凡之年的可嘉业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资料,2015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不含烟草)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4620.6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润总额4588.3亿元,同比增长11.9%;税金总额2313.6亿元,同比增长7.1%。
2015年1—9月,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现价)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77%、2.14%和2.22%,同比分别增长5.6%、7.1%和8.0%。
固定资产增速有所回落2015年1—8月,食品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2386.79亿元,同比增长7.3%,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5%。分行业来看:食品制造业投资增速最快,达到13.9%;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速7.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投资增速2.3%;烟草制品业的投资仍为负增长,增速为-16.8%。
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稳定去年前三季度,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在前10位的地区是:山东、河南、湖北、江苏、四川、广东、湖南、福建、辽宁和安徽,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900.36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65.8%。
食品出口货值有所下降去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216.5亿元,同比降低2.0%。四大类食品工业行业中,出口增速2降2升。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口交货值2191.0亿元,同比减少2.5%;食品制造业819.7亿元,增长0.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76.9亿元,下降8.8%;烟草制品业28.9亿元,增长10.0%。
总的来说,2015年全国食品工业发展与工业和国家宏观走势大体相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趋稳向好,结合2015年前三季度数据初步预测: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速在6.5%左右;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万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利润总额8000亿元,同比增长5.5%;上缴税金9700亿元,同比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额2万亿元,同比增长7.3%。
可以说,“十二五”收官之年的2015年,全国食品工业发展趋稳向好,而且这样的趋稳向好是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中国食品工业创造的不凡业绩。
亮点为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全国食品工业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稳中求进”的总方针,顺应市场变化,推进结构调整,实现生产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高,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食品工业增速放缓效益稳定增长、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区域食品工业协调发展、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发展较快。
在“十二五”收官的2015年,中国的食品工业酝酿着转型升级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法治建设,基础完成2015年,可以说是中国食品产业法治建设的高峰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新版《饮料通则》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修订的规章和标准开始执行。另外还发布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等一系列规章和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这些法律、规章、办法、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食品产业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为未来的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各级监管机构也在2015年完成调整。
食品安全,谋求共治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全过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食品安全战略有望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对中国食品安全产生深刻影响。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专门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新理念、新战略以及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新要求,为各级政府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