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5年中国食品行业舆情热度分布不均
图5 2015年中国食品行业舆情热度分布
从事件的热度分布来看,20个事件的热度分布不均,最高热度值和最低热度值相差太远。据红麦统计发现,高热度值区间的事件占比30%,低热度区间的数量占比20%(见图5)。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往往热度很高,例如,海关查获大量走私“僵尸肉”事件,传播时间持续性较长,而且地域覆盖范围也较广。
6、2015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由化学性物质引发
图6 2015年中国食品安全原因分类
在众多产生食品安全的因素中,化学性物质成为了2015年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占比40%;其次,是微生物问题,占比30%;再次,是物理性异物,占比25%(见图6)。其中,微生物问题主要表现在餐饮企业对食品卫生把控不够严格上,用通俗的话讲,食品企业缺乏良心经营,尤其以学校食堂安全问题凸显。
三、2015年中国食品行业舆情应对点评
食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是指有关部门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努力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信息发布和互动,化解食品安全事件所引发的矛盾和危机,消除不良影响,引导舆情向正面转变。食品安全问题网络关注度和参与度高极易发酵成为全国性热点舆情事件,由于网民的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不同,信息可能被误传和扭曲,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还有可能降低消费者的信心,使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增强食品安全事件舆情应对能力,对于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表2 2015年中国食品行业舆情应对能力排行
通过对20起舆情事件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统计,并将涉事主体不清的事件采取剔除,并按照事件响应及时、决策透明、应对时效、调查中立、事后修复公信力五个指标进行舆情应对能力排行(见表2)。
1、政府食品舆情应对能力整体提升 权威发声制止谣言传播
2015年,政府继续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统计发现,2015年度约六成以上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能够及早介入,并对事件展开调查,针对社会关注的问题主动进行回应,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同时针对部分涉事门店进行查处和整顿,以此来化解舆论危机。例如,2015年4月26日,央视报道了北京市场上的草莓农药残留超标,引发了市民广泛关注。4月27日,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的草莓市场展开了抽检,结果显示,175个样本均未检出乙草胺,以至于人们纷纷质疑之前媒体报道中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对此,北京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网民,提高对谣言信息的辨识能力,不传谣不信谣。
政府部门主动进行回应后,使大多数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得以平息。这也说明,食品安全舆情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的权威发声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公众的焦虑与不安,并能遏制舆情进一步恶化。
2、食品安全舆情发酵速度快 企业应对缺乏主动回应意识
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心头的敏感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据红麦统计,仍有40%的事件还未解决;已经解决的只占到30%;部分解决的占比15%(见图7)。
图7 2015年中国食品行业舆情解决程度
譬如,2015年,金锣两次上食药监总局“黑榜”,面对舆论的强烈质疑和批评,金锣集团并未进行主动、及时的回应,多家媒体联系金锣集团询问相关事宜,而金锣集团或服务电话接不通,或承诺的声明并未实现,或负责人表示不方便表态。有媒体直指金锣多部门负责人互相推诿。由此来看,金锣集团各部门在回应媒体时缺乏统一口径,不仅留下敷衍塞责的印象,而且将使后续的回应大打折扣。
因此,食品安全事件一旦在网上爆料,便容易引发舆论的聚集关注,并迅速向各大网络平台扩散传播。通过对2015年食品安全舆情事件进行梳理发现,与政府食品舆情应对能力稳步提升相比,大多数企业舆情应对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部分企业在舆情危机爆发后缺乏主动回应意识,对于自身的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了负面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