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户大学农学研究科研究组在试验管内再现了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对植物有害的活性氧的产生过程,以此明确了植物枯萎的机理。该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创造出全球温暖化等不良环境下也可茁壮成长的植物,以此确保粮食的生产。上述研究成果于3月2日刊登于美国植物生物学专门杂志(PlantPhysiology)上。
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但过量吸收光能量时,将会产生活性氧(ROS)。通常植物体具有除去ROS的酶,但水分或矿物质不足等不良刺激下其光合作用被抑制,去除活性氧能力不足而将导致植物枯萎。以往的研究中也发现过活性氧在植物叶绿体中产生,但详细解析产生部位和产生机理尚属首次。
该研究组从植物叶中提取叶绿体和叶绿体类囊体,连续照射了短波长的光。其结果显示,光化学系I复合体中吸收光能量的“P700”分子失去其功能,而产生“O2-”“OH”“ O?”3种类活性氧。同时还发现,限制流向PSI的电子流可抑制活性氧的生成。
随着全球变暖,植物将处于恶劣的生长环境中。该研究组负责人称,通过明确活性氧的产生和抑制机理,将可贡献于全球温暖化环境下确保粮食供应问题,今后将在分子水平上解析活性氧的产生和抑制机理。
原文链接:https://research-er.jp/articles/view/4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