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据日媒报道,日本冈山大等研究组发现了调节大麦种子发芽时间的基因,该发现将可应用于发芽用大麦品种的开发和防止收获前在麦穗上发芽的危害。上述研究成果已于5月18日发表在英科学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电子版上。
众所周知,野生大麦为了抵抗夏季高温干燥,种子成熟之后休眠几个月再发芽。由野生大麦培育出的栽培大麦,因生长地域和用途不同其休眠期间也不同。研究组对5000多个品种的大麦休眠期与基因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Qsd1”基因可以调节休眠时间。
作为啤酒和威士忌原料所使用麦芽,其生产中如何使麦芽同时发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防止大麦收割前发芽,必须让其保持休眠状态。掌握调节大麦休眠机理,将有助于开发适合各种用途的大麦品种。
原文链接:http://www.asahi.com/articles/ASJ5K56MFJ5KULBJ0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