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麦当劳宣布,2017年美国市场将采购不使用人类抗生素的鸡肉产品。但在中国,麦当劳尚未做出产品中不使用抗生素的承诺。按照专家的解读,“麦当劳没有在中国停止采购使用抗生素的鸡肉,确实是符合中国政策的。”但饶是如此,一个“汉堡”为何在抗生素使用问题上会出现“中外双标”的问题,依然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事实上,近年来洋品牌在产品、召回等方面采用“中外双标”的案例可谓比比皆是。而舆论往往在喧嚣一阵之后,逐渐归于沉寂。业内专家指出,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相关标准走在国外后面,只有提高国家标准,才能约束外企,保护国内消费者权益,并倒逼本土企业生产优质产品,进而促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一问
洋品牌内外有别不违规?
英国一个名为ShareAction的慈善机构正在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电邮运动,呼吁消费者向CEO发送电邮,希望麦当劳在全球范围停止供应使用过人类抗生素的肉类和乳制品。这让麦当劳此前宣布在美国停止供应使用人类抗生素鸡肉的事件再次受到关注。
在中国市场上,麦当劳未就是否停止使用抗生素鸡肉产品采取与美国同等的措施。对此,麦当劳中国在回应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动物治病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是必须的。麦当劳要求中国供应商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将与相关政府部门、供应商、专家协作,根据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行业的发展。”
事实上,洋品牌因“中外双标”问题遭舆论质疑并非头一遭。业内人士表示,深入中国市场多年,却对本土和中国市场执行“双重标准”的洋品牌为数不少,其中不仅涉及价格、质量,他们在中国的服务标准、召回制度也落后国外很多。
此前不久,宜家集团因家具安全风险问题陷入“召回门”,在宣布召回北美地区的“夺命抽屉柜”马尔姆抽屉柜后,却明确表示不会召回中国同款产品。同样是召回,宜家为什么对同一产品处理标准不一?“召回门”迅速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有网友表示:“保护消费者的标准岂能中外有别?”
201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方法院宣布,初步批准丰田公司以11亿美元就因车辆突然加速问题而引发的集体诉讼达成初步和解方案。然而,丰田中国在给中国记者的一份书面公开声明中,否认踏板门涉及安全问题。
从丰田的“踏板门”到宜家召回“夺命柜”,洋大牌对“双重标准”最常见的解释是:这个产品符合中国标准。
农业部近几年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一部分抗生素是允许在畜禽类使用的,只是种类和用量都有所限制。也就是说,洋快餐在中国市场销售使用了符合标准的抗生素鸡肉,就不违法违规。据了解,此次麦当劳也只是宣布在美国停止使用人类抗生素鸡肉,而不是全部的抗生素。
“之所以家禽会使用人类抗生素,是因为动物专用抗生素和人用抗生素其实是有交叉的,比如说青霉素,是允许用于动物身上的。麦当劳没有在中国停止采购使用抗生素的鸡肉,确实是符合中国政策的。”华农兽医学院副教授黄显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外已经要求动物要用动物专用药物,兽类的药物和人类的药物不能是同个品种。我们国家也在慢慢地朝这个方向走,不过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走得比国外慢一点,因为政策出台没有那么快。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则对这一现状表达出一定程度的谅解。他表示,在禽畜养殖过程中,全面停用抗生素是“不现实的”。我国已经针对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出台了多套标准,只要所使用的抗生素的种类和数量是符合国家标准的,那就是安全的。
至于说“双重标准”的现象,他认为是基于中美国情的不同,因此双方的法律和标准也有差异。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的标准都比中国更高,比如瘦肉精,美国的猪肉、牛肉当中是允许含有瘦肉精的,但中国是零容忍的;再比如大米中的铬含量,中国的标准也比美国更加严格。
二问
区别对待缘于我国标准过低?
相比于在丰田“召回门”中表现的激愤,面对又一次出现的“双重标准”,国内消费者这次的表现更为理智,没有一边倒地声讨企业,而是反思国家标准的修订问题。记者在相关微博话题中发现,网友们质疑最多的是“洋大牌任性使用双重标准,原因何在?”
业内专家指出,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相关标准走在国外后面,只有提高国家标准,才能约束外企,保护国内消费者权益,并倒逼本土企业生产优质产品,进而促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以抗生素的使用规范为例,早在2014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了一份行业指导性文件,计划用3年时间禁止在牲畜饲料中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食用畜禽产品的消费者出现对抗生素的抗药性问题,但我国却长期没有完善的养殖业抗生素使用规定。
养殖业资深人士、广东农之道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显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能简单说中国在家禽使用抗生素这方面允许用的量比国外的多,但是走在欧盟和美国后面的。比如,欧盟规定饲料里面不准添加抗生素,我们国家则是允许使用个别种类的抗生素,只要用量符合规定就行。”
据了解,今年7月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五部门决定自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但相比于美国使用三年时间实现的“禁抗”目标,国内对抗生素的整治规范尚不成熟。“正因为国内没有明确的标准,才使得跨国企业有时间和有空间去实施两套不同的标准。”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缺乏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一方面使得洋品牌在中国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者在维权路上“很受伤”。
零售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观察者马岗一直以来都在关注跨国公司的“双重标准”现象,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当前环境下指望企业靠良知来生产和盈利是靠不住,洋品牌进入国内后会自觉向低标准看齐,“在国外好好的企业,到了中国也会变坏。”苹果手机目前已较为普及,但不少消费者还是谈“苹果售后”色变,在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售后服务“双重标准”之后,苹果官方声明中指出“维修后随即享受90天的保修期或者延续其原有保修时长,而中国法规在这类情况下规定的保修期仅为30天。”
“说不清是被企业‘算计’了,还是被国家标准‘算计’。”来自武汉的杨小姐的iPhone进行售后服务时发现刚刚过了一年保修期,但她发现苹果公司在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售后保修长达两年。“消费者有维权意识,但关键是国家要有相应的标准和细则去支持消费者的维权,行业没有指引,企业不自律,从国家到产业到企业到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和管理断层就会一直延续。”朱丹蓬说。
三问
洋品牌双重标准如何破?
不少洋品牌,在本国卖一个价,到了中国就卖另一个价;在本国是一个行业标准,到了中国,又是另一套标准,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执行双重标准?
有评论呼吁,加强市场监管刻不容缓。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无论是跨国洋品牌,还是国内土品牌,一个良好有序的外部监管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监管力度不强,惩罚力度不够,就会助长洋品牌放松质量管理,降低服务标准,早晚会出问题。
同一双鞋,原本在海外销售的“双鞋垫”来到中国就变成了“单鞋垫”,而且价格还比国外贵700多,耐克公司曾由于“双重标准”被罚款487万元,这也是中国工商部门针对企业“双重标准”开出的首张罚单。2011年,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因操纵洗衣粉价格被欧盟处以近3.2亿欧元罚款。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耐克这样一个在中国市场年销售额百亿级别的品牌,478万元罚款的代价只是隔靴搔痒。
“这些跨国公司之所以任性,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朱丹蓬说,“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之后,得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在相关规定的执行当中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这就造成了两套标准的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规范的跨国企业自己也应该明白,长期实行双重标准是不可能的。2013年,宝马在华扩建申请因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够充分,未能符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指标,没有通过中国环保部的审批,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能否跟上中国市场监管升级的步伐,将决定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任何一家企业未来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为何洋品牌在国外很规范,到了中国却走了样呢?”有网友对此表示出了不解,“虽然中国的相关标准可能会低于部分国家的,但是作为一家负责任的跨国企业,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在标准问题上”就高不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