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欧盟 » 正文

以后在欧盟国家,像豆奶这样的植物饮料不能被叫做“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9    来源:好奇心日报    浏览次数:452    评论:0
导读

像豆奶等乳制品替代品最近几年随着素食主义者的增多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不过最近欧盟最高法院裁决,为了避免消费者误以为非乳品奶和牛奶有一样的营养价值,以植物来源为基础制作的饮品都不能再使用乳制品的名称,也就是说像“soymilk”(豆奶)里如果再使用“milk”这个词就不合法了。

  植物性饮品的畅销和健康素食潮流密不可分,被改掉名字真的会影响消费者对它们的判断么?
 
  像豆奶等乳制品替代品最近几年随着素食主义者的增多也越来越受到欢迎,不过最近欧盟最高法院裁决,为了避免消费者误以为非乳品奶和牛奶有一样的营养价值,以植物来源为基础制作的饮品都不能再使用乳制品的名称,也就是说像“soymilk”(豆奶)里如果再使用“milk”这个词就不合法了。
 
  另外法官在判决中还坚持道,对于成分中的“奶”并不是来源于动物的奶酪、奶油,产品叫法也有问题。这个争论先是来自德国消费者保护组织对德国一家食品公司TofuTown的控诉,后者的tofubutter(豆腐奶油)、veggiecheese(素食奶酪)都是植物基产品。虽然TofuTown表示产品标签上对于这点解释得很清楚,但法院还是认为只有从哺乳动物身上挤出的“乳腺分泌物”才能叫做“奶”。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法院判定椰奶(coconutmilk)、杏仁奶(almondmilk)、花生酱(peanutbutter)仍然可以保留原有的命名方式。
 
  这项决定让奶农组织感到些许宽心,毕竟近几年乳制品价格狂跌已经让奶农们损失惨重,面对植物基产品的竞争,他们已经有些无力招架。欧洲乳制品协会的秘书长在接受《金融时报》的采访时提到,植物基产品和牛奶以及真正的奶制品相比,营养元素根本无法相提并论,欧盟法院的裁决能保证做植物基产品的商家不打着乳制品的名号来推销,由此误导消费者。
 
  但是欧洲素食组织对此事则是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这项裁决和保护消费者并没什么关系,替代乳制品的植物产品早就在市场上盛行多年。
 
  在BBC的报道中,也有相关人士表达了对此事的质疑,植物性产品近几年的销量大幅增长,消费者们对这些产品的成分其实已经很清楚了,法院的判决似乎“太严格”了。
 
  的确看看欧睿的数据就能发现植物性饮品在全球的一个上升趋势,2015年此类产品的全球销售额达到210亿美元,是2009年的2倍多。星巴克也开始供应杏仁奶冲制的咖啡饮料。这都可以归因于健康饮食、素食的潮流。
 
  在今年2月,美国奶牛牧场从业者也向国会表达了希望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严格区分植物性饮料和动物奶制品。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和上世纪70年代相比,美国人喝的牛奶减少37%,牛奶销售额去年下跌到120亿美元,而2011年时还有150亿美元。在面对牛奶在美国的销量下降这一事实,奶农们不希望消费者对两类食品营养价值的认知混淆又加剧他们的损失。
 
  不过,奶农们希望依靠法院规范乳制品命名这个方式来影响消费趋势,真的会有用吗?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706/19/37690.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