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美国 » 正文

美国转基因三文鱼游上餐桌用了25年,最早研发出转基因鱼的中国还会等几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1    来源:新民晚报    浏览次数:51    评论:0
导读

经过25年的漫长等待,美国转基因三文鱼终于进入人类餐桌。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转基因鱼的国家,已经通过相关安全评价的转基因鲤鱼,还只能“禁闭”在水产研究所的实验水域中。专家指出,中国转基因鱼真正上市,很可能还需要更漫长的等待。

  经过25年的漫长等待,美国转基因三文鱼终于进入人类餐桌。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转基因鱼的国家,已经通过相关安全评价的转基因鲤鱼,还只能“禁闭”在水产研究所的实验水域中。专家指出,中国转基因鱼真正上市,很可能还需要更漫长的等待。
 
  8月初,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宣布,已向加拿大客户出售了4535千克AquAdvantage转基因三文鱼,这意味着在公开市场上,转基因动物的食品完成了首次销售。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AquaBounty公司开发出这项技术,随后开始向政府提交申请,谋求转基因三文鱼的出售许可。在接下来的25年里,美国转基因三文鱼经历了漫长的审批。
 
  而比美国转基因三文鱼经历更漫长等待的,是中国转基因鱼。
 
  早在1983年,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领衔的团队就已经将重组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受精卵,获得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1990年的《纽约时报》称,中国这个研究领先美国3年。
 
  在此基础上,朱作言又于1991年构建了全部由中国鲤科鱼类基因元件组成的“全鱼”基因构建体。
 
  此后,中国科学家们又将草鱼生长因子的基因转入黄河鲤。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选育出生长速度比黄河鲤快一倍的鲤鱼,并完成相关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评价。科学家给这种转基因鲤鱼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冠鲤”。研究显示,“冠鲤”一年即可长到2斤,达到商品规格。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对照鲤需要两年才能长到这么大。“冠鲤”不仅可降低养殖的时间成本、饲料成本和劳动强度,还可降低养殖过程中可能因缺氧、疾病等导致的风险。
 
  2015年11月,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AquAdvantage转基因三文鱼可上市销售,加拿大相关监管部门也于2016年5月做了相同的决定。加拿大卫生部称,销售这种三文鱼的商店不必在包装上贴上转基因食物的标签。因为根据加拿大相关监管条例规定,只有当食物有可能造成健康风险,比如食物过敏或对食物的营养品质造成重大改变时,才需要贴标签。显然加拿大卫生部认为,这种转基因三文鱼不属于这种情况。
 
  更早问世的中国“冠鲤”却依然在等待。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邹曙明教授告诉记者,中国转基因鱼研究起步早,技术一度领先,各项研究水平一直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只可惜缺少大胆上市的“临门一脚”。
 
  中国转基因鱼走上餐桌,首先必须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通过水产养殖新品种审定。但是,我国暂缺乏可操作的用于指导转基因鱼品种审定的内容。包括转基因鱼在内的转基因改良农业新品种如何进入市场,都面临着无标准可循、无办法可依的窘境。
 
  如今,“冠鲤”只能在节假日偶尔成为转基因鱼研究人员的“盘中餐”。科学家们曾多次做过一项对比实验:将冠鲤和普通黄河鲤,请同一名厨师以同样的烹调手法,做好后端上来,让品尝者区分哪是冠鲤哪是普通鲤,结果品尝者无法判断出来。而转基因草鱼、转基因武昌鱼的关键技术研究,也正在上海海洋大学实验室里深入开展。
 
  在邹曙明教授看来,此次美国转基因三文鱼进入餐桌,有可能对中国转基因鱼上市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国家贸易没有明令禁止的话,这种美国转基因三文鱼也是有可能进口到中国百姓餐桌上的。不过,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不理解,客观上加大了转基因技术在国内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难度。或许,中国转基因鱼或许还要经历更漫长的等待。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708/11/23896.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