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11.26-12.1),国家质检总局公布10月未准入境食品信息。美国、欧盟等我国主要贸易国家与地区分别发布针对食品的政策和通报。以下从我国进口通报、国外食品政策和通报两方面进行说明。
一、进口通报
质检总局公布10月未准入境食品信息
2017年11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10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2017年10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入境货物到达口岸接受监管环节,检出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并未准入境的食品720批。
信息显示,未准入境的食品来自48个国家或地区,涉及21类产品,主要是饮料类、糖类和糕点饼干类,主要项目是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和证书不合格。
二、国外食品政策
1、澳大利亚发布“进口食品检查要求”通知
2017年11月23日,澳大利亚农业水利资源部(DAWR)发布“进口食品检查要求”通知(110-2017),内容包括:要求预定进口食品检查前,必须收到食品控制证书(Food Control Certificate)和货物可用性凭证;货物的具体信息例如批或罐码在加工时需呈现等。
2、美国评议《包装和无产品标识产品的特殊政策》
2017年11月27日,据美国联邦注册网消息,美国FDA宣布面向行业提供《包装和无产品标识产品的特殊政策》指南草案。该指南草案规定了是否需要豁免、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豁免包装和无产品标识产品符合《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要求。可于2018年1月26日前提交电子、书面评议。
3、欧盟制定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缓解措施
2017年11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EU)2017/2158号制定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缓解措施和基准水平的规范。该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适用范围,主要涉及薯条、面包、咖啡、婴幼儿食品等。
三、国外通报
1、欧盟RASFF通报
2017年11月30日,马耳他通报我国出口一批次大豆标签不合格。2017年11月29日,意大利通报我国出口一批次食品接触材料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为,有害物迁移量超标。
2、输日食品违规通报
近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更新进口食品违规通报,我国5批次产品上榜,涉及产品包括花生制品、牛肉干等。违规原因包括大肠杆菌阳性、黄曲霉毒素超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