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高产又高抗的水稻基因发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9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927    评论:0
导读

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东雷,在高产基因资源库中寻找具有抗病功能的基因,通过诱导型地表达抗病基因使水稻达到了既高产又高抗的育种目标。日前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植物》上。

  记者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该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杨东雷,在高产基因资源库中寻找具有抗病功能的基因,通过诱导型地表达抗病基因使水稻达到了既高产又高抗的育种目标。日前该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植物》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2010年,首先发现水稻理想株型基因ipa1,适度上调ipa1后可以减少水稻的无效分蘖,增加穗的分支,增强秸秆的强度,最终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因此,含有ipa1-1D与ipa1-2D两个功能获得性等位基因的水稻品种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
 
  杨东雷团队在筛选高产基因资源库中发现ipa1的表达在白叶枯病原菌侵染时发生改变,暗示他们可能参与抗病过程。
 
  “我们进而检测了含有ipa1-1D与ipa1-2D的高产水稻品种,但遗憾地发现这些品种在抗病上表现一般。我们超表达了ipa1,发现这些水稻对白叶枯病具有广谱的高抗能力,但这些水稻材料分蘖极度减少、穗子缩短、育性降低,最终造成水稻产量大幅下降。”杨东雷说。
 
  为了获得高抗与高产的水稻,杨东雷团队利用白叶枯病菌TALE类效应因子诱导表达的OsHEN1的启动子表达ipa1, 获得了他们命名的HIP水稻。
 
  “在没有病原菌侵染时,类似ipa1-1D与ipa1-2D,HIP水稻微量上调ipa1的表达量,所以HIP水稻表现出少蘖、大穗、茎粗等表型,最终提高了产量。当有白叶枯病侵染时, ipa1被强烈诱导表达,极大增强了抗病性。更重要的是在白叶枯病侵染时,HIP水稻也表现为高产。”杨东雷说。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04/09/15995.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