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中国蛤蜊可以人工繁育养殖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15    来源:中国渔业报    浏览次数:997    评论:0
导读

中国蛤蜊俗称:黄蚬子、飞蛤沙蛤,是辽宁省和山东省沿海的重要滩涂贝类。在养殖过程中,由于中国蛤蜊太有“个性”,导致“跑滩”严重,相关增养殖技术也一直没有得到突破和解决,成为中国蛤蜊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最大瓶颈。日前,笔者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从2014年开始,海洋所与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中国蛤蜊人工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研发,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蛤蜊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并发布了《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中国蛤蜊的规模化养殖有望逐步实现。

 p48_b
中国蛤蜊俗称:黄蚬子、飞蛤沙蛤,是辽宁省和山东省沿海的重要滩涂贝类。在养殖过程中,由于中国蛤蜊太有“个性”,导致“跑滩”严重,相关增养殖技术也一直没有得到突破和解决,成为中国蛤蜊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最大瓶颈。日前,笔者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从2014年开始,海洋所与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中国蛤蜊人工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研发,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蛤蜊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并发布了《中国蛤蜊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中国蛤蜊的规模化养殖有望逐步实现。
 
  飞蛤爱“逃跑”难养殖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鸭绿江口中国蛤蜊的生物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基本查清了中国蛤蜊的形态结构、生活和繁殖习性以及胚胎发育。进入21世纪后,有关科技人员继续对中国蛤蜊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中国蛤蜊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但技术还不成熟,尚未形成产业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涛表示,中国蛤蜊与菲律宾蛤仔、文蛤、青蛤、四角蛤等滩涂贝类相比具有独特的生态习性,一是“跑滩”严重,所以俗称“飞蛤”;二是喜欢栖息在细沙的底质环境中;三是不耐高温,在高于18℃无沙环境中,只能存活3天~7天,加之对中国蛤蜊的生态习性研究不够,一直以来,我国中国蛤蜊的增养殖技术都没有得到突破和解决。
 
  由于过度采捕,辽宁丹东地区的中国蛤蜊资源急剧减少,近十年间,资源量锐减90%以上,目前70%以上依赖从朝鲜进口,商品贝售价持续走高,市场价格也由2006年的3.4元/公斤升高到目前的40元~60元/公斤,春节前后甚至高达80元/公斤。丹东中国蛤蜊除了在丹东本地有强烈的需求外,还大量供应沈阳地区,甚至整个辽宁和全国各地市场,单纯依靠野生的中国蛤蜊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亟须开展苗种繁育、增养殖与资源恢复技术研发。
 
  破解中国蛤蜊产业发展瓶颈
 
  从2014年开始,丹东永明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实施了“中国蛤蜊人工繁育与增养殖技术”研发,已经突破了亲贝诱导产卵、幼虫培育、附着变态和采苗、苗种规模化中间培育等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了中国蛤蜊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孵化率约80%,幼虫成活率约80%,变态率约50%,苗种中间培育成活率约50%。2018年9月10日,在丹东大鹿岛海域增殖放流壳长5毫米以上的中国蛤蜊苗种1707万粒。
 
  “该项目将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蛤蜊人工繁育与增养殖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力争解决限制丹东中国蛤蜊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对于丹东中国蛤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缓解对野生资源过度采捕、保护丹东中国蛤蜊野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推广及应用前景广阔。”张涛告诉笔者,“中国蛤蜊是我国黄海北部典型的埋栖性滩涂贝类,其规模化人工繁育的成功将为其他滩涂贝类的苗种繁育提供成功范例,促进我国滩涂贝类苗种生产和增养殖的发展,丰富我国贝类繁育技术体系,推动我国贝类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海洋贝类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目前仍然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在海洋贝类苗种生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上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等老一辈科学家的领导下,建立了完整的贻贝人工育苗理论和技术体系,首次将贻贝育苗工程化,育苗单产创世界最高水平,也为后来我国其它贝类人工繁育和增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张福绥院士等人首次引进了海湾扇贝,通过升温,促进性腺成熟及控温育苗,突破了当年育苗养成的关键技术,使海湾扇贝养殖走向全人工化,“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及应用”成果获199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进入21世纪后,在国家“863”计划等课题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关专家团队对滩涂贝类硬壳蛤、文蛤和菲律宾蛤仔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亲贝升温促性腺成熟、幼虫孵化、幼虫培育、采苗、苗种中间培育和养殖等关键技术和工艺,建立了一套较为合理的规模化硬壳蛤、文蛤和菲律宾蛤仔苗种生产和养殖技术和工艺,其中“硬壳蛤产业化育苗、养殖与加工技术”成果获2015年度莆田市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一等奖和2016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重点滩涂贝类良种培育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成果获2017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系统研究了脉红螺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生态习性、发育规律、变态机理和行为学特征,解决了亲螺性腺促熟和生殖调控、幼虫孵化和培育、采苗和中间培育等关键技术,建立了脉红螺规模化高效苗种繁育技术体系。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04/15/15953.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