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山东烟台市市场监管局传来喜报: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364件,有效发明专利量6389件。“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一年以来,烟台市发明专利授权量再创新高,这说明烟台企业、高校等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大幅提升,公众参与知识产权创造的热情也在不断升温。”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高冬说。
省专利权“政银保”融资试点落户
眼下,烟台发明专利创造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高点,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更是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来自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的一组数据显示:烟台市成功争取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军民融合试点地方”和省专利权“政银保”融资试点;2018年第20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烟台市获得2项金奖、5项优秀奖,获金奖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衡量一座城市的创新能力,发明专利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高冬说,专利法实施初期,烟台市申请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比较多,而发明专利申请很少。现在这一现状正逐步得到改观。据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统计,2018年,烟台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为9.04件,新申报注册商标16874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全市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57件,169家企业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资格。新增“双软认定”企业7家、总数达到135家,新增软件产品登记11件、总数达到641件。中集来福士“超大型海洋平台高效并行总装建造关键技术专利群”项目,列入山东省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项目库,获得100万元资助。
有了知识产权仅仅是第一步,关键还要看怎么运用。专利再多、再好,也得及时转化。去年,烟台市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不断拓宽专利保险覆盖面,全市专利质押融资登记27件专利,质押金额3.01亿元,3家保险企业开展专利保险业务,全市40家企业参保,保险业累计承担风险责任269.13万元,较上年提高46.82%。在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上,目前全市通过贯标认证企业151家,培育市级优势企业71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6家、示范企业8家,数量在全省均处领先位置,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优化
知识产权保护,对任何一家企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去年,烟台市组织实施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烟台市市场监管局查办假冒法国波尔多产区葡萄酒案件12起,立案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0起,受理专利侵权纠纷11起,结案24起,立案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35起。
烟台市公安局以“云端2018”为依托,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人,涉案金额2亿余元。市农业农村局查处农资领域违法案件22起,涉案金额85万元。烟台海关有针对性地引导部分进出口业务量较大的知名知识产权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海关备案工作,全年新增海关备案知识产权权利23个,4家企业被海关总署确定为全国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烟台在发力。目前,烟台市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市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先后揭牌,与青岛中级人民法院共同成立的全省第一家跨地域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综合服务平台投入运营,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已见雏形。烟台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主动争取将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纳入服务范畴,新增24个IPC分类号。2018年通过审核备案企业661家,受理专利申请416件,授权138件,专利授权周期大幅缩短。驻烟高校与地方签订科技合作协议318项,获命名山东省“齐鲁放心果品”品牌5处、十佳观光果园1处,建立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5处。市文化旅游局规范出版源头,印发使用正版软件实施方案,软件激活使用量达15795套。
知识产权强市创建进度加快
“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谈到这个指标,高冬对今年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工作充满信心。
“今年,烟台市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力争实现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8400件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2件以上。”高冬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突出质量导向,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形成一批产业化导向的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力争新增国内有效注册商标6000件,申报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20件。
聚集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烟台市组织实施“全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扎实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建设一流产业创新载体,全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家、新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0项左右,市级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15家以上,市科技企业孵化总数超40家,备案的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25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实施,争取在海工装备材料、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再建设若干个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为烟台市新旧动能转换做好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