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 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获悉,通过不断强化选育关键技术创新,“九五”以来,该所先后育成了19个抗旱节水系列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2亿亩、节水30亿方,衡麦系列小麦品种为河北省的节水小麦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河北省水资源紧缺,尤其是地下漏斗区严重干旱缺水的生产实际,近年来,旱作所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减少地下水开采等国家战略实施,坚持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强化提质增效,以“抗旱节水、丰产广适”为主攻目标,立足河北省冀中南,面向黄淮海麦区,开展抗旱节水冬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搞好品种和技术的协同创新,他们利用衡水市水资源紧缺、气候条件恶劣而复杂,干旱、冻害、后期干热风及高温等自然灾害频发的独特生态和区位条件,进行选育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形成了“水旱交替定向培育综合选择技术”(发明专利ZL201110036185.8),结合抗旱及节水指数鉴定方法,又创新形成了抗热指数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有效提高了选育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该所培育出衡麦系列品种19个,累计推广面积近2亿亩,累计社会经济效益近百亿元、节水30亿方。其中,衡4399于2017年列为河北省冀中南区试对照品种,衡观35在冀、鲁、豫、皖、苏、陕、晋、津、鄂等九省(市)推广应用。获小麦新品种保护权8项,获发明专利2项,以衡观35为代表的系列节水品种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成果8项,为节水小麦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新审定小麦新品种衡9966、衡H116021和衡5835,具有较好推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