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曹晨)16日,第十七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在河南省漯河市开幕。
来自俄罗斯、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等25个国家和23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家企业汇聚中国食品名城,包含休闲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酒水饮料在内的8大类5000多个品种。其中,双汇集团作为漯河市的本土企业,已连续17年参展。
十七年来,双汇与食博会始终同城发展、相互促进。双汇发展总裁马相杰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借助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加快转型升级的拳头产品稳步落地,如双汇筷厨煎烤炒菜肠、Smithfield美式产品等,未来将发挥出中国肉类行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作用。
从漯河走向世界 20年行业领先
“双汇是从漯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肉类食品企业。改革开放40年,双汇始终专注肉类行业精耕细作,把资不抵债的漯河肉联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跨国公司。”马相杰还称。
截至目前,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总资产200多亿元,员工6万名,年屠宰生猪1800万头、肉鸡5000万只、肉类总销量380万吨,连续20多年保持中国肉类行业领先地位。
对于双汇如何促进漯河食博会的发展,马相杰表示,双汇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漯河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国际,销售规模从100亿、200亿到300亿、500亿,让漯河食品名城实至名归,也让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更有分量。
值得一提的是,双汇控股母公司万洲国际总部在香港,2013年以71亿美元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猪肉食品跨国公司。目前,万洲国际旗下拥有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发展,美国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
此外,万洲国际在全球拥有200多家成员企业、12万名员工,总资产1000亿元,生产基地遍布亚美欧三大洲,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年出栏生猪2000万头、屠宰生猪5600万头、肉和肉制品总产量1000万吨、营业收入1500多亿元,是全球规模最大、布局最广、产业链最完善、最具竞争力的猪肉食品企业。
实际上 ,Smithfield美式产品就是双汇发挥中美企业协同效应,引进收购的世界大品牌史密斯菲尔德公司的拳头产品和欧美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生产高品质低温肉制品,是双汇调结构、促转型、满足消费升级的主力产品。
马相杰介绍,Smithfield品牌的美式产品,品牌、原料、工艺技术和设备都来自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工厂建设由美国专家团队主持完成,产品生产也在美国专家团队指导、协助下进行,确保产品高品质和纯正的美式风味。
展品多达400种 引领行业风向标
本届漯河食博会上,双汇参展产品多达400多种,展厅共设置了7大模块,分别是美式西式展区、熟食形象店展区、餐饮食材展区、高温休闲展区、低温新品展区、生鲜及调料综合展区和新产品体验区。
“这些产品是企业落实万隆董事长‘6大产品研发战略’的落地产品,也是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拳头产品,必将成为未来整个中国肉类行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马相杰强调。
如何争做榜样,发挥风向标作用?马相杰给出“6个升级”。首先是推动企业工业化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与技术,加大流程创新力度,实施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工业化升级,始终确保在中国食品制造业的技术领先地位。
其次是推动屠宰业规模升级。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发挥企业品牌优势、规模优势、产品加工优势,扩大市场占比,推动屠宰规模持续提升,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第三是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加大产品创新,发挥跨国公司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推进中式产品工业化,引入改造美式、西式、日式以及港台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推动国内消费升级。
第四是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养殖业协调发展保安全,化工业配套主业调结构,外贸业务放眼全球抓运营,物流、金融、电商协同推进。各产业齐头并进促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五是推动双汇数字化升级。加大生鲜“智店系统”和肉制品“云商系统”的推广力度,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企业全面深度的融合,打造双汇数字化平台,推动信息化在企业的全方位运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后是推动企业管理升级。坚持“调结构、扩网络、促转型、上规模”发展战略不动摇,聚焦主业不偏离,做强实业促发展,升级内部管理,完善运营机制,培养国际化精英团队,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始终保持企业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行业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