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正是北京草莓热销的时节。在北京,种草莓的多,吃草莓的人更多,如何保障供给?
北京市粮经作物创新团队通过优选品种、创新栽培技术等,每年为北京草莓生产者提供约360万株的高质量种苗,充分保障北京草莓的优质生产。
不仅是草莓,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框架下,粮经作物创新团队还为破解北京甘薯和鲜食玉米等特色粮经产业链上的关键性难题,充分发挥了科技引领、示范带动和推广促产业发展的联动优势。
“北京农业正处于持续性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加快产前、产中和产后关键环节的协同作战和持续创新,促进技术集成及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推动产业绿色、高效和优质发展,为产业兴旺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是粮经作物创新团队以产业促乡村振兴并示范引领行业发展的责无旁贷之责。”近日,北京市粮经作物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王俊英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好品种为好栽培打基础
草莓栽培岗专家宗静介绍,一方面,团队优选出产量和折光糖含量均相对较高的2个草莓优良品种储备并示范。另一方面,构建了原种脱毒及繁育、原种标准化繁育和生产苗健康繁育的草莓三级育苗技术体系。
“团队先进的种苗供应、生产技术等使得优质种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8%以上。”宗静说。
而鲜食玉米“京科甜608”“农科玉368”“京科糯2000E”等在京畿地区示范面积860亩,推广3万多亩,全国推广应用100多万亩,是北京市粮经作物创新团队的最新成果。
“2018年,我们还筛选出5个高品质‘水果型’超甜玉米新品种。”鲜食玉米育种岗位专家史亚兴补充道。
优质品种往往直接决定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生产者收益。2018年,粮经作物团队首先从新品种选育和适宜品种(种苗)优选环节把关,为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甘薯育种岗专家何绍贞介绍,甘薯方面首先更新换代2个优质传统品种,引进推广4个鲜食优质、抗病稳产型品种;扩繁上万公斤“黄玫瑰”等3个甘薯新品种种薯,保障新品种的示范用种;储备2个加工型品种。
“通过构建优质、多样、稳产型品种布局,使得新品种在生产中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何绍贞说。
“团队实现了种薯(苗)繁育的统一供应育苗繁育种薯、统一供应生产用健康种苗两个统一,满足了当地约3000亩甘薯生产的种苗需求,降低了种薯(苗)外调引种导致的病虫害侵染风险。”甘薯栽培岗专家李仁崑表示。
全产业链优质安全
“种”好是第一步,但单纯依靠某一技术、某一专家或某一个单位,很难解决产业面临的所有问题。为此,粮经作物创新团队以技术集成保障全产业链的优质安全。
以甘薯产业为例,首先推广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以适期定植、种苗船底型水平移栽、宽垄增密化学控旺、前期重氮后期促钾平衡施肥等4项关键技术,实现抗旱保苗,提升甘薯商品性25%以上,亩产增产15%。同时,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实现安全生产。普及全程机械化轻简高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甘薯不覆膜全程机械种植技术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5~20倍,亩节本增效750元以上。最后,以产后减损增值技术促进生产经营者增收。
一些鲜食农产品若贮藏不好,损耗非常大,所以产后环节同样需要科技助力。团队专家协助设计建设甘薯贮藏窖并引进先进成熟贮藏技术,使鲜食甘薯保鲜出库率提升到80%以上。已建储存窖1750平方米,年贮藏容量超200万公斤,为错峰销售和提高生产者收益创造了条件。
从地头到餐桌,销售是关键环节。粮经团队以多渠道开拓产销一体化服务为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产后销售瓶颈。
“面对不同的生产主体及不同销售渠道探索的多种产销对接模式,为农产品销售创新了理念。从实际效果来看,密云区400亩示范田对接多个互联网电商,面向高端消费人群,平均销价达到批发价的3倍;房山区40亩抢早播种示范田对接盒马鲜生超市,售价达到每穗2.2元,亩产值达4840元,效益非常可观。”鲜食玉米栽培岗位专家周继华表示。
“协同作战与重点创新,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对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关键支撑。”北京市粮经作物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刘瑞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