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外资讯 » 日本 » 正文

上海4年受理78件危害食药品安全案 检察官提醒消费者这些要注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7    来源:东方网    浏览次数:115    评论:0
导读

2015年度至2019年6月,上海检察三分院获共受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一二审案件78件211人6单位,立案公益诉讼案件3起,其中包括11.25日本牛肉案,假冒婴儿奶粉案,法欣面包案,特大走私疫区冷冻肉制品案、劣质大米冒充品牌大米案、生产、销售假冒品牌阿胶案等案件。

  2015年度至2019年6月,上海检察三分院获共受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一二审案件78件211人6单位,立案公益诉讼案件3起,其中包括11.25日本牛肉案,假冒婴儿奶粉案,法欣面包案,特大走私疫区冷冻肉制品案、劣质大米冒充品牌大米案、生产、销售假冒品牌阿胶案等案件。
 
  16名嫌犯走私109吨疫区冷冻肉
 
  2019年2月9日,犯罪嫌疑人威某某、艾某某、南某等15名印度尼西亚籍人员驾驶巴拿马籍货船以绕关走私方式将禁止进出口的冷冻肉制品偷运进境。后在由犯罪嫌疑人黄某等人指挥卸载剩余冷冻集装箱货柜并交付集卡车装运离开的过程中,被公安边防部门当场查获。
 
  公安边防部门现场查扣18个集装箱,重量总计达485吨冷冻肉制品,包括牛肉、鸡爪、猪蹄等,其中来自疫区的109.513吨肉制品来自动物疫病流行地区,为禁止进口的货物。
 
  4月1日,三分院对一起外籍船舶偷运疫区冷冻肉制品入境的特大走私案15名印尼籍犯罪嫌疑人及1名中国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目前,该案正在审查起诉中。
 
  检察官:不要轻信“广告效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民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进入实体超市、商店,部分市民盲目追求所谓“高端”“档次”食品。
 
  在2月9日截获的特大走私疫区冷冻肉制品案中,承办检察官表示,希望消费者不要迷信进口食品,而是应仔细甄别,注意食品成分及包装,以保护自身健康和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消费者也不要食用“手续不全”的食品,不要容易轻信“广告效应”。
 
  检察官表示,在11.25牛肉案中,犯罪嫌疑人作案的高峰期正是“高档日本和牛”被盲目追捧的时候;又如“法欣面包”案中,被告单位和被告人销售的面包曾被一些自媒体平台追捧为“网红面包”,门店门口经常排起百米长队。
 
  检察官提示,特别是对一些网红店,建议去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对“网红”食品,不仅要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查看其手续等是否齐全,避免上当受骗。

  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制发检察建议
 
  近年来,上海检察三分院在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上严格审查、严厉打击,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同时,充分加强外部协作,与食药监、公安、法院等部门密切联系、统一思想,形成打击合力。
 
  三分院副检察长高孝义介绍,在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过程中,上海检察三分院注重发掘公益诉讼线索,通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追究不法经营者的侵权责任,保护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并形成警示预防效果。
 
  如在办理阿胶案中,鉴于该案销售人员和消费者众多、销售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情况,三分院刑检部门和公益诉讼部门密切配合,经调查核实后,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并请求法院判令十名被告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布警示公告并赔礼道歉,消除假阿胶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
 
  针对一类问题,上海检察三分院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的形式,引起相关涉案单位重视,帮助其堵漏建制。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06/27/34137.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