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苹果产业如何“根深叶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6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199    评论:0
导读

从山东、陕西等传统产区到云贵高原、甘肃、新疆等新晋产区,从口感好但难“伺候”的富士到早熟易栽、好看好吃的国产新品种……近日,在云南省昭通市举行的苹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观摩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改良研究中心副主任阎振立告诉《中国科学报》,我国苹果产业正在经历西移北扩、南下爬高,品种结构逐步调整的过程。

  盛夏的云南昭通,强烈的阳光照射在丰硕苹果上,让它们呈现出宝石般的深红;温暖干爽的气候让它们慢慢长大;夜晚气温迅速下降,又让它们变得越来越甜。

  从山东、陕西等传统产区到云贵高原、甘肃、新疆等新晋产区,从口感好但难“伺候”的富士到早熟易栽、好看好吃的国产新品种……近日,在云南省昭通市举行的苹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观摩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改良研究中心副主任阎振立告诉《中国科学报》,我国苹果产业正在经历西移北扩、南下爬高,品种结构逐步调整的过程。

  西移北扩 南下爬高

  近十余年,我国苹果产业持续平稳发展,产量在波动中逐步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程存刚介绍,2017年我国苹果产量达4139万吨,居园林水果总产量首位;栽种面积占世界总面积44.99%,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9.8%。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是欧盟和美国的4倍和8倍。而且,“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与世界保持一致”。

  2017年,全国25个省份种植苹果,栽培面积超过10万公顷、产量达100万吨以上的省份有7个,分别占全国总面积和产量的84.42%和89.19%,其中,陕西、山东分列第一和第二。

  不过,苹果产区的栽培面积在变化。程存刚介绍,从2000年到2017年,渤海湾产区苹果栽培面积从占全国42.9%下降到23.76%;黄土高原产区占比从32.87%上升到43.62%。黄河故道产区栽培面积保持稳定;西南冷凉高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云南苹果面积从2009年3.05万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7.07万公顷。黄土高原地区800米以下区域苹果园已经较少。而甘肃庆阳、平凉的静宁、庄浪等地苹果产业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700米区域。

  “高海拔或者夏季冷凉地区成为特色发展区。”程存刚说,四川盐源县35万亩苹果园,主要集中在海拔2300~2500米的区域;云南昭通地区、贵州高原和冷凉地区的苹果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

  这正是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教授在参观完昭通市两个苹果生产基地后感到“非常震撼”的原因:该地区苹果产业的规模扩张和类型多样化值得关注。霍学喜表示,近期对全国苹果产业的深入调研工作,让他思考西南高原地区、新疆南疆四地州等地苹果产业发展,应该是国家苹果产业体系未来十年持续跟进、重点支撑的新领域。

  此外,霍学喜在调研中发现,地方政府特别关注苹果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也就是细化和差异化的苹果产业规划问题,包括品种趋势和区划、砧木评价等。地方政府希望,国家苹果产业体系能够系统地深度介入或者参与各地方的规划制定;能够重视吸收行业意见,特别是涉果企业,如加工商、储运商、零售商等。

  为补齐短板的协同探索

  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亟须解决的、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阎振立指出,例如品种结构和种植区划的失调,一方面造成果品的区域性、时段性过剩,另一方面也出现优质果供应不足;传统的栽培模式加之普遍的套袋栽培,致使人工成本日益增高;长期过量对化肥的依赖,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果实品质降低,等等。

  霍学喜也强调,在继续推进新的栽培模式过程中,有哪些技术短板、如何补齐这些短板,显得特别重要。“已经建立起来的新模式中存在哪些风险,需要我们予以重视和评价。”霍学喜认为,回答这些问题比写SCI论文更难,因为这需要集成产业体系各个环节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储备,需要很好地组织和协调。

  为探索解决上述产业发展难题,中国农科院于2018年启动实施协同创新项目“瓜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苹果作为先期启动树种,近两年来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

  阎振立介绍,为实现苹果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他们提出“优质、安全、简约、多样、高效”的技术主攻方向,根据不同生态区气候、土壤、经济和社会条件,开展苹果绿色发展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对生产上共性技术进行优化和集成,形成可复制的苹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

  在示范布局上,秉承“生态区域代表性、地方政府积极性、科技示范辐射性、乡村振兴带动性”的示范布局原则,及“沿海发达地区高端创新引领、主产区绿色提质增效、连片贫困地区科技精准扶贫”三位一体的区域布局发展战略,整体推进不同产区苹果产业绿色发展。

  在协同创新项目支撑下,科研机构创新引领、地方政府政策引导、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实现区域大协同、大发展。技术支撑单位所提供的早熟优良品种,如华硕、红珍珠等,以及矮化集约化栽培模式,通过昭通当地龙头企业的示范推广,已成为当地苹果产业的主要亮点,快速带动了当地苹果品种结构的调整和种质模式的更新。

  未来:品种结构调整

  在我国,富士苹果栽培面积3800万亩,占全国苹果栽培面积的70%,有些地区甚至更高;产量41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5%。

  “由于品种结构失衡,市场波动很大。为抢占市场,部分富士苹果提前采收,导致品质下降。此外,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苹果品质和价格差异很大。”阎振立指出,富士虽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其对肥水条件要求很高、结果有大小年状况、商品率低、果实色泽差等,对种植者而言是最难管理的品种。

  “如果不调整品种结构,中国苹果降低成本就没希望。”阎振立说。在今后很长时期,富士仍将是第一大主栽品种,但压缩栽培面积将是必然趋势。富士品种应当选择发展最佳优系,注重“产地选优”,加快发展早熟芽变品种(系),并推广省力化矮砧栽培。

  “大区域的品种布局,应该让优势区与非优势区‘错位’发展;而小区域(板块)则发展特色品种。”阎振立指出,例如,已被日益重视的西南产区,由于典型的生态条件提供了生产优质果品的基础:质量好、病虫害轻、富士不套袋也能生产很好的果品;由于多样性的自然条件,任何类型的品种都能找到适宜的生态条件;不同熟期的品种在市场和品质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对于未来苹果产业的发展趋势,程存刚认为,要进一步强化果业科技创新,加强国产优良品种的选育,育种目标要多样化,即重视品质育种、特色育种,兼顾优良栽培性能。应加强育种、栽培、植保、贮藏与加工等环节合作,形成新品种配套生产技术体系。

  在相关技术研究方面,要重视光、肥、水、土壤、药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省力化果园管理技术。现代栽培模式的内涵应该是,资源使用强度小、机械化程度高、环境友好可持续、资本回报率和劳动生产效率高。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可配置的资源,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更需要一支具有科技创新活力、具备服务产业能力的队伍。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08/06/1504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