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德刚团队从畜牧业“环境—食物—经济”综合视角出发,构建了我国各省份畜牧业之间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的联动分解框架。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总体环境科学》期刊。研究为处理好畜牧业减排与食物供给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畜牧业是我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我国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同时,我国畜牧业在食物安全保障、农牧民生计维持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综合考虑畜牧业减排与食物供给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特殊关系尤为重要。
研究者将驱动全国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解释为各省份的环境水平(单位畜禽食物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经济水平(单位畜牧业产值的畜禽食物投入量)和规模水平(畜牧业产值占全国畜牧业产值的比重)三种因素,并量化分析了1998~2016年各省份三种驱动因素的具体贡献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1998~2016年期间,我国畜牧业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持续下降,各省份的畜牧业环境水平和经济水平因素是主要驱动力,而规模水平因素则以抑制作用为主,并且各省份三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性质和贡献大小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在畜牧业“环境—食物—经济”的综合观点下,增加食物供应和经济产出的同时实现畜牧业温室气体的相对减排,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而提高各省份畜牧业环境水平和经济水平、缩小各地差距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两条可行路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9.0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