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牛羊先进养殖技术应用要加快推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33    评论:0
导读

今年7月,一个旨在促进农牧区域融合发展、提高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的“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孟庆翔任项目专家组组长,他也是整个项目的总策划人。

  牛羊先进养殖技术应用要加快推进

  ——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孟庆翔

  今年7月,一个旨在促进农牧区域融合发展、提高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的“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孟庆翔任项目专家组组长,他也是整个项目的总策划人。

  “为了这个项目,我足足准备了5年。”孟庆翔搞了一辈子畜牧科研工作,他最大的心愿是构建农牧交错带牧繁农育体系,“如何在现有的资源、环境、设施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实现单位面积土地上更多牛羊肉产出量?这是我们通过体系建设可以实现的。”在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他和专家团队的积极推动下,项目运转也进入了正轨,农牧交错带牧繁农育体系正在建设中……

  “行业发展不许我们慢一步”

  2016年,孟庆翔退休了。但他觉得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客观地讲,我们国家肉牛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根据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我国肉牛产量、出栏量、存栏量排名世界第三位,可人均占有牛肉的消费量也只有5公斤多,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孟庆翔中肯地指出我国肉牛行业在世界上的位置,“我们是肉牛大国,却不是肉牛强国,我们只是体量大,但水平不高。”

  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市场需求层面,都对畜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2016年出台的《农业部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北方农牧交错带特色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加大特色优质农产品开发力度,挖掘内部增收潜力。这一政策导向释放出国家积极鼓励优质高效发展肉牛产业的信号。

  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消费也在悄然变化,过去猪肉在人们的餐桌上独领风骚,这几年,猪肉消费趋于平稳,而牛肉的消费需求却一直攀升。”孟庆翔说。

  然而,肉牛产业想要发展,却面临重重困境: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压力加大,人工成本上涨,行业人才不足,饲养没有标准化,优质低成本的进口牛肉挤占市场等不利因素,都在制约肉牛产业的发展。

  “促进肉牛产业发展一刻也耽误不起了。”孟庆翔告诉记者,“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的立项就是在抢时间。专家组以项目为总抓手,将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有效结合,选择一批基础好的企业作为示范基地试点,在那里示范牛羊养殖技术成果,探索和产生一些成熟的可复制的牛羊牧繁农育经验与模式,进一步扩大推广。

  “我们的动作越快,效果就会越早显现。”孟庆翔说。

  “击破痛点不许我们缩一步”

  孟庆翔根据自己深扎肉牛领域30余年的研究和思考指出:当前,我国牛羊养殖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这是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牛羊养殖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抓的就是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痛点。孟庆翔认为,造成北方农牧交错带牛羊养殖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主要有五个原因,也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来解决。

  一是饲料供给不平衡。草地和农作物饲料等资源未得到科学有效利用,放牧技术落后,饲料营养供给不平衡,亟须建立草地资源和饲料补充的科学利用体系。

  二是母畜繁殖率低下。母牛母羊繁殖效率低,配种和产犊管理难度大,亟须通过繁殖管理技术实现母牛1年1犊和母羊1年4羔甚至更多。

  三是幼畜培育效果差,死亡率高。放牧和舍饲条件下幼畜发育缓慢和死亡率高,亟须强化幼畜培育技术,提升牛羊幼畜健康水平。

  四是牛羊肥育技术落后,增重速度慢。肥育牛羊规模化肥育程度不高,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精准化程度不足,亟须建立并应用低成本高效快速肥育技术体系。

  五是可用的经验和模式不多且推广示范不够。地域广,牛羊存栏量大,亟须引导建立一批牧繁农育、山繁川育、户繁企育、农牧对接、草畜平衡、种养加一体化的标杆企业,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这是肉牛行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也是破解我国当前牛羊养殖困境,提高农牧民养殖效益不可绕过的问题。”孟庆翔说,“越是难做,我们越是要做,只有跨过这道坎,我们的肉牛产业才有可能踏上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

  “技术下沉不许我们少一步”

  “在我国,家庭牧场占据很重的分量,毫不夸张地说,是数以万计的中小养殖户构成了我国肉牛产业的生产主体。如果先进的养殖技术下沉不到他们那里,就无法真正实现我国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孟庆翔说。

  “我们要研究推广适合我们国家肉牛行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和模式,在现有土地资源、设施设备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再创造出30%的增量?”孟庆翔说,实现这一目标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是要让广大中小养殖户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精准化的饲养规范和生产操作流程。

  项目组集成了一批成熟的农牧交错带牛羊牧繁农育关键技术,如何让农牧民掌握这些技术?

  关键在培训,难点在下沉。

  “这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孟庆翔告诉记者,围绕项目任务目标,采用理论讲授加现场实操的方式,已经展开了6期肉牛培训班,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技术下沉的路还很长。“我们会继续补足短板,一轮一轮培训下去;借助网络平台,通过视频分类分项逐一介绍操作规范,例如,牛舍建设、疫病防控、饲料配比、犊牛培育等等;还要编写教材,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图文讲解。”

  “在项目技术推广上,我们每走一步,都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让养殖户真正将项目集成和示范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用起来。”孟庆翔说。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10/26/6785.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