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天津工生所在构建食品安全蛋白表达系统制备稀少糖方面取得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3    来源:中国科学院    浏览次数:615    评论:0
导读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媛霞带领的功能糖与天然活性物质研究团队,以食品级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同工酶串联组合表达策略构建生产菌株,所获得的糖酶酶活力提高了约20倍。同时设计和构建了基于双酶偶联转化蔗糖制备阿洛酮糖的绿色工艺,酶固定循环转化重复使用30次,酶活仍保持80%以上,为D-阿洛酮糖食品安全的低成本制备奠定了基础。

   D-阿洛酮糖是一种接近零热量的稀少糖,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几乎无影响,但具有蔗糖的口感,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定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最近,美国甜味剂供应商推出的CannaSweet新产品,由阿洛酮糖、甜菊糖苷以及罗汉果苷复配而成,新品仅有0.2千卡/克的热量,符合清洁标签及减糖理念。然而,D-阿洛酮糖转化合成关键酶,主要采用大肠杆菌(E. coli)作为表达宿主,存在食品安全风险,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食品级安全表达系统制备糖酶。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媛霞带领的功能糖与天然活性物质研究团队,以食品级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同工酶串联组合表达策略构建生产菌株,所获得的糖酶酶活力提高了约20倍。同时设计和构建了基于双酶偶联转化蔗糖制备阿洛酮糖的绿色工艺,酶固定循环转化重复使用30次,酶活仍保持80%以上,为D-阿洛酮糖食品安全的低成本制备奠定了基础。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青促会基金资助,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相关成果发表在Biotech Bioeng杂志,天津工生所副研究员杨建刚为第一作者,孙媛霞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

  糖酶筛选及同工酶串联组合表达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11/13/6678.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