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有网友反映称,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很多师生在布鲁菌病的检测中,发现抗体呈阳性。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病,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的主要表现为发烧,及时治疗可以痊愈,9成患者不会再复发。但如果严重,可能会导致失去生育能力和工作能力。
虽然布病不能人传人,但兰州兽研所作为当地研究机构购买实验动物的重要来源,消息一出,让当地研究者也担心自己买的动物是否被感染,这两天纷纷前往医院进行自查。
对此,兰州兽研所和兰州市卫健委表示,截至目前,抗体呈阳性的有65人,已经成立联合工作组到兰州兽医研究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调诊断治疗。
记者检索网络发现,从本月初开始,陆续有网友反映“兰州兽医研究所”出现疑似布病疫情,记者联络到多位学生,他们表示,确有其事,兰州兽研所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一开始研究所有两只实验老鼠被发现不孕不育,进行相关检测后发现了布病抗体阳性。“我们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实验小鼠不孕不育,他们马上去医院做了检查,发现抗体阳性,之后这些事情传开,然后大家现在都来医院做检查。”
这位学生告诉记者,他从事的并非布病研究也没有打过相关疫苗,但接触过牛羊和实验鼠,也被查出抗体阳性,目前很多同学还没有出现发烧、器官肿大这样的临床症状,所以按照诊断标准,目前,连“疑似患病”也说不上,但由于布病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让患者丧失生育和劳动能力,他们还是很担心。
这位学生说:“现在确切原因还在查,单位带我们来检查,也给开了药,大部分人没有临床症状。确诊要结合临床症状,所以现在唯一的事实就是,我们这些人到医院检查为布病抗体阳性。这个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后果很严重,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而言。”
不仅仅是兰州兽研所,甘肃农业大学一位学生告诉记者,由于兰州多所高校都从兽研所购买实验用动物,而且也会有学生去兽研所做短期实验,在没搞清病原是什么的前提下,他们也很担心,纷纷前往医院去做相关检查。“我们是从那里买过实验动物,所以我们过来检查。整个兰州市的实验动物全都是兽研所出的,研究机构的等级比较高,像甘肃农业大学还有其他高校都往那边送学生去做实验。我们是做兽医、做动物实验的,感染的几率特别大。”
一位从事布病疫苗研究的研究者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疫苗研究单位距离兰州兽研所不远,专门出品布病疫苗,按理说从事相关疾病研究的工作人员都要打疫苗,他想不明白为何一个专门的兽医研究机构能有这种事情发生。他表示:“如果从事这方面疾病的研究,被传染的概率比较大,比较危险的工作,会有规定要求他们打疫苗,至于为什么没打?我就不知道了。”
在报道播出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市卫健委相继发布公告称,11月28-29日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陪同学生前往医院诊治,同时关闭相关实验室并开展调查。
公告称,截至目前,共检测263人份,经甘肃省疾控中心确认呈现血清学阳性65人。血清学阳性人员中个别人员自感有身体不适现象,其余人员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目前已经成立联合工作组到兰州兽医研究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协调诊断治疗。
兰州兽研所收到报告后,封闭相关实验室、实验动物、动物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组调查40多人,配合调查组对实验室进行了取样,对阳性人员用餐餐厅、研究所周边饭馆进行调查。目前,具体的疫源调查工作正在进行。
专家组评估认为,布病是人畜共患性疾病,人的传染源主要是牛、羊等染疫动物,人传人的风险极小,目前国内尚未报道过人传染人的病例。该研究所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已经落实,不会对周围人群构成新的威胁。
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
据专家介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
布病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3种,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多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等。抗体阳性并不等同于感染,人布病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布病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由急性转成慢性,反复发作。
兰州兽医研究所被指发生疑似布鲁菌病感染事件中,感染源到底来自哪里?为何专业的研究机构没有给研究人员打布病疫苗?用来实验的动物是否做过检疫?疑似感染者的检查、治疗是否及时展开?事件进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