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按照《调味面制食品》标准生产辣条,我按照《挤压糕点》标准生产辣条,辣条地方标准不一,争论不断。辣条界此局面或将改变!
12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文件,公告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
公告显示,未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管理“辣条”类食品的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被要求“应当于2020年1月31日前调整到位”。
公告还要求生产企业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的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辣条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国家标准体系尚未制定明确的品类及定位界定,因此以河南、湖南为代表的十几个省市,根据行业实践自发制定了地方标准,其中河南、湖南主导的辣条南北“地标”之争发展已久。
其中引发争论最大的一起事件即“卫龙不合格”事件。2018年8月30日,湖北省原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显示,卫龙品牌旗下的辣条“亲嘴烧”和“小面筋”均被查出存在违规添加的情况,两种食品均含有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等食品防腐剂。
对此,卫龙9月初在其新浪微博上以“卫龙辣条,合法合规”为题回应称,其辣条产品依据系该公司一直执行河南、湖南等地方标准,例如河南省执行的《调味面制食品地方标准》,卫龙当时还称“河南省地方标准现行有效”。
湖北方面相关部门则回应,原CFDA《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中已明确,将辣条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定”。
据南都记者此前报道中显示,在湖北方面回应后,卫龙相关被抽检不及格产品已在湖北省下架。另外,卫龙回应此事的微博已被删除。
南都记者注意到,湖南与河南对辣条制定的地方标准不同,其标准内容差异明显,分歧核心就在于辣条所属的品类所属问题。此前,河南曾制定了《调味面制食品》标准,而湖南制定了《挤压糕点》(DBS43/002-2017)。
此次公告的发布,似乎预示着湖南的辣条地方标准需要做出一定的修订。而值得注意的是,“辣条大省”河南在10月1日即废止了其辣条地方标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次要求辣条按调味面制品管理,或能结束辣条地方标准打架局面,为辣条国标的出台做铺垫。
南都记者注意到,虽然“标准打架”系辣条企业与监管部门争议的突出表现,但这也未“妨碍”辣条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抽检不合格名单中的“常客”。
据南都记者综合国家市场监管局及全国各地市场监管局,以2015年至2019年抽检信息数据不完全统计后,了解到在前述时间段内,全国有16省份共计163家辣条生产企业的231批次辣条上了市场监管部门的“黑名单”,其中约合81批次产品不合格为防腐剂非法添加,其次66批次为食品添加剂(包括甜蜜素等)超标,其余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酸度等。
而在今年,辣条产品的质量问题进入被关注高峰,今年央视“3·15晚会”中,河南、湖南四家企业生产的辣条“虾扯蛋”因存在严重卫生问题,而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随后包括青海、甘肃及湖北等地发文,要求学校周边范围200米内禁止出售辣条。
在此公告中,市场监管总局还就辣条生产管理、标签标识管理提出要求,指出将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并倡导减盐减油减糖。
相关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相关报道: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