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 据媒体报道,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旗下智库近日发布了《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在该指数跟踪的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35位,较去年上升11位。
报道显示,尽管今年有新的指标如食品成本、基础设施和营养标准,新加坡、爱尔兰和美国仍然连续第二年被评为食品安全三强。去年,中国在该排名中以65.1的成绩排在第46位的中上游位置。今年,中国综合得分71分,排名上升。
不过,如果计入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与水有关的风险后,食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新加坡的排名将下降11位。不仅如此,上述指出,当计入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枯竭的影响后,“所有国家的总体得分都下降了,这突出表明了全球粮食系统易受干旱、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等威胁的影响。”
媒体报道还指出,上述报告发现,30%以上的国家缺乏维持正常视力、健康的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所需的维生素A。四分之一的国家缺乏对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免疫系统至关重要的锌。此外,报告还显示,全球范围内的食品价格正在上涨,委内瑞拉和叙利亚的上涨最为显著。
据悉,《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官方数据,综合评估得出。“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是一个动态的定量和定性基准模型,由34个独特的指标构建而成,可衡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