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押房买猪”:融资难绊住生猪复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2    来源:半月谈微信号    浏览次数:725    评论:0
导读

一头种猪6000余元,小型洗消中心建设费数十万元……半月谈记者在全国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江西调研发现,虽然国家近期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生猪养殖,但新防疫形势下养殖成本上升,融资问题正成为部分养殖户恢复生产的最大“拦路虎”。

  导读

  一头种猪6000余元,小型洗消中心建设费数十万元……半月谈记者在全国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江西调研发现,虽然国家近期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生猪养殖,但新防疫形势下养殖成本上升,融资问题正成为部分养殖户恢复生产的最大“拦路虎”。

  “猪场升级”面临资金缺口

  “虽然种猪单价高达6500元一头,我还是联系北京和辽宁的育种场,预定了两批总计272头。”江西省高安市养殖大户袁电明说,他还对栏舍进行了升级,安装了养殖场智能温控系统、粪污零排放处理设备等。“希望明年春节过后,猪场存栏规模可以达到1000头。”

  然而,订好了种猪,升级了猪场,袁电明却难以继续扩大复养规模。“引种花去400余万元,栏舍升级花费800余万元,加上饲料等其他费用,猪场前期至少要投入1500万元才能运转起来。”袁电明说,目前猪场投入已经超过千万元,还有数百万元的资金缺口。

  只差“临门一脚”的袁电明打算到当地银行贷款,却得知最多只能申请到不超过100万元的额度。他只好把在市区两处房产抵押了195万元,暂时维持猪场运转。

  面对贷款困局,有养殖户“押房买猪”,也有养殖户“租栏养猪”。

  今年9月份,江西省上高县养殖户李铁家的养殖场正在施工升级,污水处理系统、洗消中心等设备设施都安装了。“这些设备如今是养猪场的标配。”李铁说,防疫手段和技术已成为生猪养殖的新门槛。目前他已经投入600多万元来升级栏舍设备,经过测算整个复养过程花销超过千万元。

  可当他尝试去银行贷款时,得知续贷的额度可以保障,但申请新增贷款难度大。他最终选择将自己两个猪场中的一个租给当地大型企业,合作生产以缓解资金压力。

  养猪融资为何这么难

  “我家猪场的固定资产投入已经超过800万元,如果按照七成的抵押率,也能获得一笔不小的融资金额。”袁电明说,但现实情况是,养殖户的这些固定资产,银行不予抵押认可。

  高安市某银行高管说,沼气池、净化池、防疫设备等猪场生产设备不像工业生产设备具有通用性。“此类抵押物在猪场破产清算时,只能等下一个生猪养殖户接手,或直接作为废铁出售。”

  生猪行业现金流水不足也导致融资困难。“生猪养殖周期长,与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相比,现金流水不足,满足不了银行的贷款要求。”有的养殖户告诉半月谈记者,养猪一年也就出栏两批,现金流不活跃,能够贷到的资金额度也就偏小。

  同时,生猪产业的行业风险也使部分银行担心贷款质量。“受行情影响,今年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在上升,银行收贷的压力较大。”江西省上高县某银行三农金融部负责人说,该网点不良贷款共600万元,其中超过四分之一涉生猪行业。因此,银行如今对于生猪养殖户新增贷款申请慎之又慎。

  政企联手扫除复养“路障”

  目前,江西各大金融机构正通过优化贷款产品、简化服务流程,降低养殖户的贷款成本和经营压力;部分龙头企业也采取“公司+农户”融资模式帮助养殖户恢复生产。

  “我家只投入了40多万元,但达到了百万元的防疫和养殖水平。”上高县养殖户黄秀英与信丰双胞胎猪业有限公司上高县服务部合作,升级了自家养殖场。

  据了解,公司通过联结农户施行统一的防疫标准,并派驻技术人员驻场指导养殖户消毒和改造。按合约回购生猪时,再抵扣猪苗和防疫成本,减少养殖户前期资金投入。

  “现阶段养猪最担心的融资和防疫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有信心恢复以前的生产规模。”黄秀英说。

  “公司+农户”融资模式并非个例,江西正邦集团也推出了“正邦集团+农户+信贷”的“正邦贷”,以服务养殖户、养殖企业和饲料经销商。截至目前,“正邦贷”投放贷款23.3亿元,累计支持正邦集团供应链下游客户3256户。

  不过,这些措施还不足以大面积解决问题。扫除养殖户复养“路障”,还需政企联手,通过组建担保机构、设立互助担保基金等方式,鼓励金融机构拓宽抵押物范围,提高贷款额度。

  来源:《半月谈》2019年第23期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1912/22/738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