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管局1月19日发布的《2019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状况报告(白皮书)》显示,2019年,96.9%的市民认为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很安全”或“比较安全”,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是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开展至今,评价最高的一年。
在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这项工作上,市民支持度高达99.9分,比2018年增加0.4分。
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近14年来最高
过去一年,上海市民对食品安全状况的认可,有多项成绩在支撑。
2019年,上海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数65人(无死亡),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为0.27例/10万人口,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2006年以来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发生率第二低的一年,仅高于2018年(0.18例/10万人口)。
按发生原因分析,2起集体性食物中毒为食品操作环节交叉污染所致,1起为从业人员带菌操作污染食品所致。
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的持续低走,得益于上海对于食品安全最严格的监管。
2019年,上海共监督抽检各类食品样品147519件,合格率为98.5%,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快速检测138.8万项次,同比增加0.58%,快速检测筛检阳性率为0.5%,同比降低0.26个百分点。
上海2019年还抽检了34大类16273件食品,评价性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8.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为近14年来的最高水平。
“重拳”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上海2019年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177起,罚没款金额13416.76万元。上海公安部门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9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95人。
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八成靠“外援”
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态势的同时,白皮书并没有回避一些值得重视的现象和隐患。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上海食用农产品供应的对外依赖程度在加剧。
2019年,全市食用农产品总消费量在2600万吨左右,其中80%要靠外省市供应才能满足,该比例比2015年高出了10个百分点。
近年来呈现缩减态势的地产主要食用农产品供应量,进一步加剧了上海食品供给对外依赖的程度。
2019年,上海地产蔬菜246.5万吨,产量比2015年减少了22.97%;地产水产品9万吨,产量比2015年减少了40.4%;54万头的生猪产量,则为近9年最低谷,比产量为峰值的2014年锐减236.2万头。
同时,还有大量食品为“舶来品”。2019年,上海口岸进口食品多达23.5万批次、重591.32万吨,批次和重量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62.07%和49.17%。
另一方面,上海食品销售经营主体的规模在近9年里增长了60%。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共有271807张有效的食品生产、食品经营、特殊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等许可证。其中,主体业态为食品销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多达159703张,占总量的58.76%。
这种日益依赖“外援”、流通环节越来越多的食品消费和产业结构,已使上海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食品“流通城”。
这种形态的典型特征是食品产业链过长,一旦某个环节信息缺失,食品“身世”就会模糊,对食品安全监管造成挑战。
36家企业、63人上“黑名单”
受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约束,上海食品消费对外依存度高的状况短期内难有显著改变,但由此导致的食品产业链过长、环环相扣的食品安全信息容易“断裂”等问题,却可以通过加强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来解决。
白皮书显示,目前,上海已有6万余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纳入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累计可查询追溯数据约13.5亿条。
避免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过程中出现“数据孤岛”,去年,上海、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合肥等六市作为首批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试点城市,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启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现已有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48家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该体系,上传追溯数据约13万条。
然而追根溯源再彻底,毕竟只是一种工作手段,只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领域的信用体系,倒逼企业讲诚信,才能树立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去年,上海继续推进食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累计公布食品安全领域严重违法“黑名单”企业36家、责任人员63名,并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施联合惩戒。
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来维护。
2019年,上海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接到食品类投(申)诉、举报和咨询71915件,其中,举报案件查实率达到25.4%。
市民投诉举报主要集中在5类食品:餐饮食品、肉制品、粮食加工品、食用农产品、糕点等,主要反映的问题是食品变质、过期、有异物、违法添加、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就餐后出现不适、无证经营、餐厅控烟不力等。
根据线索,经核实,上海食药安办2019年共落实有奖举报案件1336件,奖励金额共计38.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