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20年1月天津口岸进口牛肉6.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20.5%;价值23.4亿元人民币,增长67.6%;进口均价每千克38元,上涨39%。
一、2020年1月天津口岸牛肉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月度进口量回落,进口均价持续走高。2020年1月天津口岸进口牛肉6.1万吨,同比增加20.5%,环比减少19.6%。1月牛肉进口价格继续走高,为每千克38元,同比上涨39%,环比上涨2.8%。
(二)一般贸易方式为进口主力。2020年1月天津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牛肉6万吨,增加18.1%,占同期天津口岸牛肉进口总量(下同)的97.8%。
(三)主要自巴西和阿根廷。1月天津口岸自巴西进口牛肉2.3万吨,增加1.4倍;自阿根廷进口1.5万吨,增加17.5%;两者合计占61.3%。另外,自澳大利亚进口8177.4吨,增加72.6%。
(四)民营企业为进口主力。2020年1月,天津口岸民营企业进口牛肉4.2万吨,增加7.8%,占68.7%;国有企业进口1.1万吨,增加79.6%,占18%。
二、近期天津口岸牛肉进口量呈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一)受非洲猪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牛肉消费缺口持续拉大,价格坚挺。中国居民正处于消费升级阶段,对牛羊肉的消费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中国草原面积有限,谷物价格又偏高,牛肉养殖成本较高,近年来牛肉缺口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虽然中国牛肉产量每年都有20万吨左右的增幅,但在牛肉供需市场,供不应求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凸显。据估计,全国牛肉消费的实际缺口可能在400万吨左右,未来将持续拉大。除此以外,非洲猪瘟使得猪肉产能下降,进而导致其他肉类产品的替代需求上升,也是牛肉需求迅速增长的一个原因。虽然生猪产能已有小幅回升,但同比仍下降四成左右,而消费者对牛肉的旺盛需求,是支撑牛肉价格的主要保证。
(二)新冠肺炎疫情使消费需求受到阶段性冲击。受疫情“人传人”特征的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受到部分冲击,其中包括餐饮行业和零售行业。政府对疫情防控的要求不断升级,消费者自身也对在外就餐和购物持谨慎态度,本该在春节期间火爆异常的餐饮和零售行业,由此直入冰点,成为最早、遭受冲击最重的行业之一。
(三)国内养殖成本上涨等因素叠加使得牛肉价格上涨。养殖成本方面,人工、基建、防疫、水电的费用不断上升,助推价格水平上涨。同时,产业处于恢复阶段,供给持续偏紧,近五年来我国的肉牛产业散户加快退出,规模化养殖比重提升,产能处于振荡恢复期,产量增长相对缓慢,有些地区牛肉价格出现阶段性较大涨幅。多种因素叠加起来,导致牛肉价格在持续上涨。业内人士预计,牛肉价格在2020年春节前后达到高位,之后将略有回落。
三、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中美签署经贸协议,将影响我国牛肉进口市场。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华盛顿签署经济贸易协议。 至此,中美贸易摩擦在历经20个月余的磕磕绊绊,终于达成了阶段性的目标,中美两国在食品和农产品贸易中的合作将打开新的局面。回顾中美牛肉贸易,因为安全问题(2003年美国多地爆发疯牛病疫情),我国自2003年起禁止美国牛肉进入中国市场。按照美国农业部的观点:在禁令生效之前,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进口牛肉供应国,占中国牛肉进口总量的70%。由此可见牛肉贸易在中美两国农业产品合作领域的重要性。此次经贸协议针对牛肉及活牛进口标准的描述,将大大扩展中国进口美国牛肉的范围,同时进一步降低养殖过程中的成本,使得美国大宗牛肉可以直接出口至中国市场,这将使我国牛肉进口数量攀升,价格回调。
(二)澳洲持续山火影响扩散对我国供需影响较小。自2019年9月起,澳大利亚山火已经连续烧了4个月,产生众多负面影响,大量动物丧生,数千种农作物被烧毁,目前澳洲农产品供应十分紧张,价格大幅上涨,有的产品价格甚至飙涨50%以上。山火影响澳大利亚牛肉等肉类供应的问题已经爆发,由于山火还未扑灭,以及山火带来的干旱问题,澳大利亚农业的未来很可能比较不乐观,澳牛出口或将受到影响。不过,澳洲牛肉出口的可能缩水对中国牛肉供需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之前中国新增了一批国家进入中国肉类准入名单,其中就包括日本与俄罗斯等,很可能会填补澳洲牛肉供应缩水带来的中国牛肉进口市场的空白。
(三)我国陆续解禁国外牛肉进口,将引领国内肉牛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全球疯牛病防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中国陆续解禁外国牛肉进口,包括解除爱尔兰、荷兰、丹麦、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牛肉输华禁令。近20年过去,我国牛肉进口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口牛肉对中国市场的冲击,将引领国内肉牛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是应对进口牛肉的价格和质量冲击,倒逼自身产业链进行全线调整,比如开发更加廉价的饲料资源,选择生长快、肉质好的牛种等。另一方面是适应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比如品味化、家庭化、个性化、便利化等,以及线上购买、线上支付等商业模式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