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成都发布日常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重点提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06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网    浏览次数:371    评论:0
导读

又拉肚子又发烧,不一定是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提示,在积极防控新冠肺炎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其他常见病毒。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日常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重点提示,旨在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避免病从口入。

  又拉肚子又发烧,不一定是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提示,在积极防控新冠肺炎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其他常见病毒。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日常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重点提示,旨在维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避免病从口入。
 
  重视引起人畜(禽)共患病食用风险
 
  人畜共患疾病,指SARS、口蹄疫、疯牛病、狗流感、禽流感、幽门螺旋杆菌等,最常见的就有几十种。新出现的各种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呈现出“人禽共患”或“人畜共患”。
 
  日常注意
 
  1.要及时为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接种疫苗;
 
  2.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要做好;
 
  3.平常和动物接触要有分寸,不少动物体内潜藏有各种病毒和有害细菌,有些病毒一旦传给人类,就有可能发病;
 
  4.对于患病动物和可疑患病动物要进行房舍隔离,严密消毒。
 
  食用菜豆的食品安全风险
 
  菜豆,包括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等。食用未烧熟煮透的菜豆会导致食用者中毒,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致病。
 
  菜豆中毒的潜伏期多在1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5小时,主要为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也有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心慌、胃部烧灼感等。
 
  日常注意
 
  尤其是学校(含托幼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体食堂,在烹调量较大时,应保证所有菜豆烧熟煮透。

  烧烤的食品安全风险
 
  日常烧烤燃烧产物与食品直接接触,导致烟尘中的苯并(a)芘直接污染食品;由于烘烤温度高,食品中的脂肪、胆固醇等成分,可在高温热解或热聚,形成苯并(a)芘,它对人类和动物来说,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最初发现其可导致皮肤癌,后经深入研究发现对机体各脏器如肺、肝、食道、胃肠等均可致癌。
 
  日常注意
 
  烧烤食品烤制时间短,中心温度可能达不到杀菌的温度,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还是尽量少吃为好。
 
  警惕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食用风险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1、B2、Gl、C2、M1、M2等。黄曲霉毒素的热稳定性非常好,常规烹调和加热法不易分解。
 
  日常注意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当广泛,包括谷物、坚果和籽类以及牛乳等,尤以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程度最严重。切记不要食用过期食品,同时注意正确的储存方式。
 
  警惕沙门氏菌引发食品安全事件
 
  沙门氏菌是经食物传播引起人类肠道疾病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几乎所有即食食品和大部分过程控制标准中,均将沙门氏菌列为限量指标。
 
  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状以急性肠胃炎为主,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腹泻一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
 
  日常注意
 
  一定注意生熟分开,厨具使用后尽量用有杀菌效果的洗涤剂进行清洗并分类存放,处理生肉及其制品后正确洗手等。

  诺如病毒是重要的食源性病毒
 
  食物和水是诺如病毒传播的主要载体,其具有高度传染性。
 
  可在人、猪、牛及鼠体内寄生并繁殖,可通过人畜排泄物污染水源、食物、物品等传播,也可以通过气溶胶在人和人之间传播。
 
  日常注意
 
  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高危食品和餐饮食品的监督抽检,并加大对有关生产经营者的规范指导力度。
 
  消费者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生食水果和蔬菜前应认真清洗,饭前便后勤洗手,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者最好不要生食水产品及蔬菜等。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3/06/5861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