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农业农村部:沙漠蝗入侵我国机率很小 中华鳖、乌龟、牛蛙可养殖食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06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374    评论:0
导读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要求各地既要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又要不误农时抓好春管春耕。春播粮食面积大约在9亿亩左右,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按时保质完成春播任务,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要求各地既要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又要不误农时抓好春管春耕。春播粮食面积大约在9亿亩左右,占全年粮食面积一半以上,按时保质完成春播任务,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昨天(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就现阶段如何不误农时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生野生动物的管理及沙漠蝗入侵形式的研判与应对回答媒体提问。

  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当前农时紧、农事重。农业农村部通过打通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民下田等一些堵点,尽量减少疫情防控对春耕生产的影响,春耕生产秩序正逐步恢复。对近期沙漠蝗的发生发展态势,农业农村部一直给予关注,多次组织专家会商,分析沙漠蝗入侵危害我国的可能性,研究应对的措施。

  潘文博说:“专家分析认为,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机率很小。我国西南边境地区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天然屏障阻隔,沙漠蝗很难越过高海拔山脉迁入,寒冷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不适宜沙漠蝗的生存。我国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与沙漠蝗分属不同的生物种,生存条件差异很大,但防治方法是相近的。目前我们有完善的监测体系、成熟的应急机制和较强的专业防治队伍。而且防蝗的药剂、器械储备比较充足,即使沙漠蝗迁入,也能及时、有效防控。”

  潘文博还表示,尽管沙漠蝗迁飞入侵我国的机率很小,农业农村部依然会严密监测、科学应对,做到有备无患。此外,源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草地贪夜蛾去年首次入侵我国,专家分析认为,今年预计有重发态势。潘文博表示:“草地贪夜蛾在我们国家的西南华南适宜生存,目前在这些地区已经定殖,成为了又一个‘北迁南回,周年循环’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据监测,今年的草地贪夜蛾虫源基数大,北迁的时间要提早,预计是一个重发生的态势。”

  3月3日,农业农村部通报了湖北神农架发生的野猪非洲猪瘟疫情。春季是动物疫病的高发期,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形势备受关注,对此,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强度大幅降低,但防控工作不能放松。目前,生猪生产持续恢复。

  杨振海说:“去年这个时候发生了12起非洲猪瘟疫情,今年发生了1起,同比发生强度大幅降低。重大动物疫病的病原种类多、分布广,特别是非洲猪瘟病毒污染面很大,我们国家养殖密度又比较高,加之边境线很长,野生动物活动不宜掌控,疫情风险始终是存在的。防控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据监测,能繁母猪存栏连续四个月恢复增长,累计比去年9月份增长了8%,已基本实现了到去年底生猪生产止降回升的目标。”

  3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贯彻落实人大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决定的通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表示,该文件明确了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对象、管理范围以及不同类型水生野生动物的管理要求。同时明确,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

  张显良说:“目前从管理上,水生野生动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按照《野生动物保护法》有关要求管理;另一类是珍贵、濒危以外其他水生野生动物,按照《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管理。鱼类等水生野生动物不列入禁食范围。介于陆生和水生之间的两栖爬行动物,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以及农业农村部公布推广的水产新品种等作为划分依据,将列入上述名录的两栖爬行动物明确由农业农村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也就是包括中华鳖、乌龟在内的绝大多数养殖龟类和蛙类中的牛蛙、美国青蛙两个引进种可以养殖食用。”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3/06/58648.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