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春暖花开,野味盛出。疫情肆虐下,捕食野生动物已被公众所诟病,每年因误食野生毒蘑菇、毒野果致死致残现象,也成为许多家庭永远的痛。江西省新余市坚持“防控重心在于乡镇村组、有效手段在于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在于留守老少”理念,织密责任、宣传、关爱三张“网”,扎实开展“禁野味、拒毒菇、防疫病”宣教活动,严防野味伤人。
突出乡镇重心 织密 “责任网”
防控野味风险的源头主要在农村山区。近日,新余市食品安全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同步抓好防范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中毒和禁止捕食交易野生动物工作,特别强调把防控重心放在乡镇,织起属地负责的“责任网”。
“请大家结合防控疫情工作,部署做好防控野生蘑菇中毒、禁止捕食野生动物的宣传工作,以免发生中毒致死致残事件。”新余市渝水区鹄山乡食品安全专干李咏梅在本乡食品安全工作群里这样提醒大家防疫不忘防“野”。
据了解,该市已构建食品安全办牵头、市场监管和林业等部门联动、乡镇政府负责、村组(社区)抓落实的防控机制。
云上线下宣传 织密“宣传网”
“金女,你在发什么?”“发宣传单啰,告诉你们千万不要去摘野蘑菇了,也不要去挖野菜,危险!搞不好会死人呀!”连日来,花园村的食品安全信息员晏金女一直忙着给村民们散发毒蘑菇防控知识宣传单。农贸市场、复工复产的企业食堂、社区宣传栏等处,也张贴着禁止捕食野生动物、禁止加工销售野生蘑菇的宣传画。
“保命要紧!禁野味!拒毒菇!防疫病!”“珍爱生命,远离野生毒蘑菇”… …近期,多条禁食野生动物、防控毒蘑菇中毒知识的微信短文在“新余发布”“每日新余”等公众号上推送,并被干部群众纷纷转发或分享工作群、朋友圈。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也向注册餐饮单位发出公告,严禁外卖实体店买卖、加工野生蘑菇。
一张云上线下、多媒体融合、遍布乡村的防控野生蘑菇中毒的“宣传网”,正在全市散开,提醒广大群众不采摘、不买卖、不加工、不食用野味、野菇、野菜、野果。
关注一老一少 织密“关爱网”
新余是一个劳务输出城市,加上城镇化发展,使得大部分青壮年都进城务工、经商,留守农村的以老人、小孩居多,他们的安全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牢记于心的事。
一大早,新余市高新区光明管理处食品安全信息员傅小华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颐养之家,查验食堂食品购进情况。颐养之家里有42位老人每天用餐,他们的饮食安全是傅小华每天最牵挂的事。最近,他又多了一份担忧,怕食堂采购员采购或老人自已捡拾野生蘑菇加工吃,因此每天除告诫食堂管理员不得加工野生蘑菇和其他野菜外,自己不放心还要巡查一遍。
“爸,你去山上干活不要去捡蘑菇,现在的野蘑菇好多有毒,吃了中了毒损失大,划不来,千万要注意!”远在广东务工的龙娟看到村里微信群信息员发的信息,不放心家中父母和两个小孩,特意打电话叮嘱在家的父母。在乡村干部关爱一老一小安全的基础上,乡村食品安全全专干、信息员积极利用微信联系群,引导在外务工经商的青壮年时时关心家中老小的饮食安全,动员子女亲自电话或微信提醒家中老人、小孩不要采摘野生蘑菇,织密干群共防的“关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