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大豆驯化研究获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02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330    评论:0
导读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孔凡江、刘宝辉团队,多年来对大豆开花进行了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日在大豆驯化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在基因水平证明了“农作物驯化综合征”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

  中国科学院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孔凡江、刘宝辉团队,多年来对大豆开花进行了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近日在大豆驯化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在基因水平证明了“农作物驯化综合征”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上。
 
  团队利用大数据基因组学分析、生物信息学和经典正向遗传学相结合的方法,发掘了两个控制开花时间的关键位点Tof11和Tof12,并证明tof12的功能缺失突变首先被强烈选择,使大豆开花期提前,之后tof11的功能缺失型突变的发生,在tof12基础上再次受到选择,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栽培大豆的开花期和生育期,提高了栽培大豆的适应性和种植。该研究首次系统报道了作物驯化过程中开花期基因的进化与选择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曾于2017年在《自然—遗传学》上先期报道了大豆长童期基因J的克隆及进化机制研究成果。研究发现J基因功能缺失使大豆在短日照条件下仍能保持相对较长的营养生长,获得高产,使大豆种植在低纬度(尤其是南美地区)得以快速扩张,改变了世界大豆生产格局。
 
  两篇文章相互补充,为大豆品种适应性和产量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8-020-0604-7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4/02/6119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